(六家畈《吴氏族谱》)
自2002年9月28日六家畈吴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召开成立会议,到2005年12月正式印制《吴氏族谱·世系谱(上、下)》,历时3年多时间,安徽省肥东县六家畈吴氏子弟完成了第十一次修谱,这也是1914年第十次修谱后的******次修谱。编委会中的常务委员会9人,平均年龄74年,年龄最长者82岁,实际工作人员都在73岁以上。能够修成,真地不容易、了不起。
可能是父亲参加修谱并捐了款的缘故,六家畈《吴氏族谱》修好后,家里有三本,一本《吴氏族谱·祖谱卷》,一套《吴氏族谱·世系谱(上、下)》。大约在2008年,我从父亲那儿******次看到这三本厚厚的族谱时,就有一些想法。
(2002年9月28日的族谱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
一、父辈三人支持修谱
父亲吴炎智,1938年9月出生,1998年10月正式退休,当时住在肥东县撮镇镇。他被邀请加入族谱编辑委员会,担任常务副主任委员,是9名常务委员之一,参加了2002年9月28日的族谱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吴氏族谱·世系谱(下)》刊登当时的会场照片,父亲坐在主席台左起第二个位置。
父亲能够被邀请参加,可能有三个原因:
一是因为他从小在六家畈集镇西南过的小徐村长大,20岁才离家当兵,对六家畈情况比较了解;二是父亲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父亲长期在基层工作,能力很强、工作认真,但是工作职务不高,退休前只是正科级,不过在农村,在六家畈同龄人中也算小有影响。三是父亲在撮镇有一定影响。父亲1989年秋天从定远县张桥区区长的任上,调到肥东县撮镇镇工作,先后任撮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镇党委书记,在撮镇当地有一定影响。撮镇吴堡、新塘、马桥等村吴姓人较多,祖上多来自六家畈,父亲比他们中的同龄人辈分普遍高,退休后被撮镇一些吴姓人称为“大老头”。父亲参加修谱,方便协调撮镇吴姓人员。而且,如同另一位常务委员吴元信在《吴氏族谱·世系谱(下)》的“后记”中写道“他们是工薪阶层,退休下来领衔修谱”,“为修谱节省了费用”。
父亲参加了族谱委员会几乎所有的会议,还到撮镇吴堡参与组织登记。《吴氏族谱·世系谱(下)》中“吴堡支系普查工作组”合影照片中,有父亲。2002年12月6日研究如何解决资金问题的会上,父亲与主任委员吴世勋、常务副主任委员吴德章等18人现场捐款1万多元,支持修谱。
爷爷吴信堂生了两个孩子,父亲老大,二叔吴文智老二。
二叔也参加了修谱,负责小徐村及附近的大徐村、荒塘堰村的普查统计事务。二叔在附近的朝霞小学当老师,教书几十年,先是民办教师,上世纪90年代初转成公办教师。朝霞小学设在王信一村北侧,小徐、大徐、荒塘堰、王信一、陶王等附近村庄的小孩都在此读小学。二叔有文化,对当地情况了解,在当地有一定名气,有时间、有退休工资,有参加普查统计事务的较好条件。《吴氏族谱·世系谱(下)》中涉及小徐、大徐、荒塘堰吴姓人员家庭成员情况的,页下的校对人都注明是“吴文智”。二叔细心,将一户爷爷辈和父亲辈都住小徐、后来搬到大徐的吴姓人家登记在小徐村名下时,特别注明:“此户住大徐村”
爷爷四兄弟,爷爷老大,二爷爷吴锦堂,三爷爷吴财礼,四爷爷吴端礼。二爷爷有个女儿,三爷爷早逝没有后人。四爷爷生了一男四女。长子叫吴炳智,中学毕业后到青岛当海军,参加过1969年的新中国成立20周年国庆阅兵式,在部队提干,转业到青岛市工作。老家的习惯,兄弟的儿子顺着大家庭排序,我们都称四爷爷的长子吴炳智为“三叔”,其实他在自己家是老大。三叔在青岛听说家乡修谱,也捐款1000元。《吴氏族谱·世系谱(下)》中的“功德榜”里有父亲和三叔的名字。
(肥东撮镇吴堡支系普查工作组)
二、小徐村吴姓在六家畈吴姓家族中份量很小
小徐村主要徐、吴两姓,徐姓先来,吴姓后到。明朝初年,徐姓先祖徐贞庆(字太六),自安徽宣城迁来,在红石嘴建徐太六村,后分成大徐、小徐两村。徐姓是祖居户,吴姓是外来户。
小徐村吴姓子弟原先住在六家畈集镇西边偏南不远的地方,算六家畈范围,小徐村东侧的陈背塘再东边的吴家坟附近。因为一场大火,房产、家产全部被烧净,不能再住,被迫搬到西边的小徐、大徐和荒塘堰。父亲小时候放牛时,还能看到一些残砖断瓦。
小徐、大徐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内是一个村,父亲1961年在179师当兵时填写的家庭住址仍然是“安徽省肥东县六家畈大徐村小西份”。小徐村还有个名字叫“小西份”,现在的大徐在上世纪60年代还被称“大东份”。我一直不明白,小徐村在东边,大徐村在西边,为什么小徐村被称为“小西份”?大徐村被称为“大东份”?1990年2月,我从定远张桥刚到肥东撮镇中学读书,在父亲同事黎文彩、王正芳家住过十来天。王正芳老家在王信一村,她父亲问我老家的村名,我答小徐村。他又问我:“小西份离你们村有多远?”
我估计,“小西份”名称跟六家畈集镇有关系,可能就是被火烧掉、族人被迫搬离那个村的村名。六家畈现还有“前份”、“后份”、“大官份”,族人原先居住的地方,正好在六家畈集镇西侧,偏南一点点,户数、人数可能都不多,被称为“小西份”很正常。因火焚家、被迫搬走后,可能到小徐村来的户数和人数最多,小徐村离原来的地方最近,就习惯地将“小西份”名称移到小徐村。“小西份”名称跟大徐没有任何关系,是相对于六家畈吴姓家族其他居住地方而言的。大徐村的“大东份”名称跟小徐村也没有任何关系,应该是相对于其他村而言的,可能就是相对于再西边的荒塘堰村而言。
《吴氏族谱·世系谱(下)》中的《六家畈古镇回眸》文说,“六家畈素有三岗六份之称,三岗者,席家岗、汪家岗、枣林岗,六份为:大、小官份、前份、后份、东份、山石份”,“在本镇范围内者,有洼地吴、河西吴、鸡鸣山、上、下塘堰、笏山臧、吴尚楼、荒塘堰、吴大海等村”,压根没提小徐或大徐。
小徐村确实不大,我1982年2月离开小徐村,全村只有30多户、100多一点点人。回忆当时仍然住在小徐村、独立成户的吴姓户数,只有吴端礼(长子吴炳智在山东青岛)、吴有礼、吴银智、吴应智、吴守智、吴炎智、吴文智、吴忠智、吴金智、吴保智、吴炳信、吴福信、吴仰信等13户。如果往上数一代,按当时户主的上一辈家庭计算,户数减少将近一半。虽然有成家分户的,但是一些家庭老人去世、孩子搬走,户数总体变化不大。《六家畈古镇回眸》作者无意忽视小徐,但相比其他地方,小徐村吴姓人家可能只能算是“散居”。
(二叔吴文智)
三、我家及小徐村吴姓人家的祖先脉络
据《吴氏族谱》记载,六家畈始祖吴七三在宋朝宝庆年间从宣城移到六家畈附近的“东崖山”北麓居住,生子吴再三,吴再三生六子,移至现六家畈区域,以农耕为业,又因所居处多岗畈,就以六子取名为“六家畈”。没想到六家畈发展成今天这样大的集镇,出了那么多******后人,在海内外都小有名气。
1594年(明朝万历二十二年)春天,六家畈吴姓家族******次修谱时,定下从13世到22世的十个辈份字“乾元亨利贞,仁义礼智信”。1880年(清光绪6年)第九次修谱时,定下自23世到32世的辈份字“保世宗廉让,传家体惠和”。这一次修谱,由于长房已达29世,2005年召开的族谱编辑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增加33世到42世的辈份字“嗣永承贤睦,光前重德才”。每一个辈份字都很讲究,都带着定辈份人的美好心愿。
按辈份算,我是“信”字辈,第22世。父亲“智”字辈,孩子“保”字辈。我小时候在老家,只知道“仁义礼智信”这五个辈份字,还没有对徐姓辈份的了解多。我知道徐姓的十个辈份字“文章定帮国,礼义守典习”。
2008年,我就对照《吴氏族谱》,理出了自己家从******世到第二十三世(我孩子一代)的脉络。七三(六家畈一世)——再三(二世)——兴十(三世)——贵十二(四世)——钧(五世)——通(六世)——容(七世)——仑(八世)——朝贤(九世)——明达(十世)——之俊(十一世)——桢明(十二世)——卯乾(十三世)——荣元(十四世)——长亨(十五世)——宝利(十六世)——应贞(十七世)——道仁(十八世,生二子:讲义、本义)——和义(十九世,生四子:信堂、锦堂、财礼、端礼,一女:吴秀英)——信堂(二十世,生二子:炎智、文智)——炎智(二十一世,生三子:刚、剑、钊)——钊(二十二世,生子:祖一)——祖一(二十三世)。
我也从《吴氏族谱·祖谱卷》、《吴氏族谱·世系(上、下)》梳理出小徐村其他吴姓人家有记载的祖先脉络。小徐村1982年2月的13户吴姓人家中,吴炎智和吴文智是亲兄弟,是吴端礼的亲侄子;吴保智的父亲与吴端礼是亲堂兄弟,我们在第十八世同一位祖先:吴道仁。吴银智、吴应智是亲堂兄弟,与我们家在第九世同一个祖先:吴朝贤。吴炳信、吴福信是亲堂兄弟,是吴守智的亲侄子,与我们家在第八世同一位祖先:吴仑。吴忠智、吴金智是亲兄弟,与现住大徐村的吴明智是亲堂兄弟,与我们家在第七世同一个祖先:吴容。吴有礼、吴仰信两户在族谱里没有找到相关信息。吴有礼家在我二叔家北侧,其小女儿吴智琴我母亲介绍,嫁给我姑奶奶的五儿子宣正华,现住长临河镇的上张******村。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在合肥生活的吴启智、吴林智兄弟,与我们家也是在第七世同一个祖先:吴容。吴启智长我父亲9岁,乡情观念重,对家乡人帮助非常大,小徐村人以前到合肥办事、游玩,吃、住多在他家。他母亲吕顺珍被我们这一辈人称为“大奶”、“合肥大奶”,非常和善,上世纪90年代初去世。记得我五、六岁时和母亲住他家,大奶天不亮就起床,笑着塞给我一个滚热的煮鸡蛋,我当时还迷迷糊糊的,没有睡醒。
(六家畈《吴氏族谱》部分内容)
四、《吴氏族谱》里可以补充的内容
相隔90年续修家谱,时间跨度长,人老体弱事多,全谱资料包括图、文、诗词、世系表1559页,入谱26112人,历次校对稿、修改稿和核定稿计重约30公斤,确实非常不容易,也非常了不起。如果没有这次续修谱,我也不可能知道小徐村吴姓人家到底是怎样的亲戚关系。而且,如果不是因为看到修好的族谱,一些人的名字我也想不起来了,只记得他们的外号和乳名。
2004年3月印制的《吴氏族谱·祖谱卷》第62页,一页纸就将我家从第九世祖先吴朝贤到第二十世先人吴和礼(信堂,我爷爷)标记得清清楚楚,查阅时特别省事、方便。换一个角度来理解,一张纸就把这些祖先名字全部收录进去,对于这些绝大多数没有其他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祖先来说,这个名字就是他们的全部、他们的一生。他们一生经历了什么事,生活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理想,有没有什么挫折,有没有什么遗憾,后代们无法了解。
这本祖谱1914年统计、印制,在我爷爷那一辈,三爷爷、四爷爷还没有出生,只收录我爷爷和二爷爷的名字。只是,在这个祖谱里,我爷爷的名字叫“和礼”,二爷爷的名字叫“耀礼”。2002年开始续修的《吴氏族谱·世系(上)》里记录我爷爷吴信堂的宗谱名为“怀礼”,二爷爷吴锦堂的宗谱名为“和礼”,不知道哪一本谱子收录内容与实际情况出现了不一致的地方。
我父亲的爷爷生了五个孩子,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我三爷爷吴财礼在上世纪60年代前后因病去世,没有留下后代。姑奶吴秀英在家年龄最小,嫁到长临河的上张******村,丈夫宣家荣,生了六个孩子,依次为宣正兰(大女儿)、宣正怀、宣正清、宣正伦、宣正华、宣正广,五儿子宣正华的婚事由我母亲促成。有一年春节,四爷爷带队,我父亲、二叔和二叔家的老三吴永红都在,我们去上张******给姑奶拜年,经过下张******到上张******,就觉得村子好大,比小徐村大多了。《吴氏族谱·世系(上)》却没有记录这两位老人家的姓名及其他任何信息,直接在二爷爷后面,出现四爷爷的姓名及其家庭人员情况,有点缺失。
我母亲也跟我说过我三爷爷的事。说他常年在“焦湖南”,娶了妻子,妻子在家生女儿做月子时不幸去世。三爷爷比较热闹,在村里演《撑旱船》里的“骚鞑子”,与“兰花妹子”对唱;还演笑角“三花子”,喜欢讲“斩斩跺跺,切切蹉嗟,冷拌的泥鳅,滚热的鱼冻子”。
大哥吴刚孩子出生时,父亲起名吴鑫保。大哥听话,给孩子用了这个名字。父亲趁机也用三个相同字根组成的词,给我和二哥的孩子起名。给二哥孩子起名吴晶保,二哥吴剑不愿意,自己起名吴正昊,族谱里仍然登录为“晶保”,没有其他文字注明。父亲给我孩子起名吴森保,我也没有用,自己给孩子起名吴祖一,用到今天。族谱里登录为“森保”,没有其他文字注明。
尤其重要的是,2002年9月开始续修谱时,我孩子还没有出生;2005年12月开始印制《吴氏族谱·世系(上)》,我孩子在当月29日才出生。父亲用心,提前帮我孩子名字在族谱上登录,方便以后下一轮修谱时对照。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孩子生日是2005年12月,族谱上登录是2003年9月。大哥孩子吴鑫保的生日是1992年10月,族谱上登录是1972年10月。
(族谱编辑委员会的信函)
这一轮修谱,在编印的《吴氏族谱·祖谱卷》和《吴氏族谱·世系谱(上、下)》上,我读到了许多以前没有读到的资料,包括六家畈的历史、先贤传记、淮军“华字营”统领吴毓芬等人牵头建的赈灾义仓、义学和具有研究价值的《吴氏家规》、《处世良箴》等。
家族脉络应该了解,可以找到自己的根,可以学习和了解先辈历史,获得启发与收益,解解乡愁,满足追根溯源的好奇心,不过一切奋斗还是靠自己。新中国成立前,我爷爷没有一点田地,想租种六家畈吴中流(“二大人”)家田维持家庭生活,同村非常至亲的同辈人去试图阻挠,说“他们家没有牛”,如果不是我在吴中流家做过“大师傅”的二爷爷挺身担保,田就做不成了。我父亲放牛放到十四岁,没有钱上学,如文艺作品里反映的一样,在私塾外偷听,在“一”都不认识的情况下,能把一册《国文》从头背到尾,《百家姓》能背大半,如果不是我奶奶坚持,我父亲可能就没有机会上学,人生就是另一样道路、另一种体验了。
了解家族历史,过好现在生活,记下应该记下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告慰先人,提高自己,启迪后人。
(作者:吴钊,常用网名“远人”,安徽肥东人,曾代表所在工作单位参与《合肥市志》的两轮修志工作。)
上一篇:远人:小徐一家亲(童谣)
下一篇:远人:六家畈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