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从安徽走向纽约的中国奇女子——吴世珊

2011年三月的一个早晨。美国纽约。

 一踏进皇后区法拉盛41街一个临街的楼房里,身着浅咖啡色针织外套及长裙,头戴淡黄色夹咖啡斑点的宽沿绒帽的吴阿姨神采奕奕地迎面走来,一刹那,我凝视着这张银发红唇未曾被时光催老多少的脸庞,为一位九旬的老人的全身活力和优雅魅力惊呆了,灵动的眼神,可亲的笑容,笔挺的腰板,带合肥口音的普通话不疾不徐,所透出的一股精神劲儿,在拥挤的纽约街头,就如她成功的事业一般,突围而出。

她,是二战结束时曾经轰动中美两国的“战争新娘”;她,是华人口中亲切的“吴阿姨”;她,被赞誉为“美国的雷锋”。她,就是从安徽走出去的“纽约的中国奇女子”吴世珊。

大家闺秀 兼尝富贵苦难

1922年,吴世珊出生在合肥东南乡(现肥东县湖滨乡)六家畈一个五代同堂的富裕的大家庭中。这里地处四定山下、巢湖之滨。吴世珊的外祖父为前清翰林,吴氏一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虽然祖父早逝,但家教甚严,给儿孙们良好的教育。大伯吴中英曾任过段祺瑞的秘书、安徽军政司司长,并代理过都督;父亲吴中流是安徽省颇有名气的官员,在甘肃天水县任县长时,被老百姓称为“吴青天”;留学德国的三叔吴光杰,曾做过驻德武官,归国后供职于陆军部和******军校编译处。

到了吴世珊这一代,家族人丁兴旺,叔伯兄弟姐妹17个,她在女孩子中倒数第二。吴家在乡村广有地产,在城镇开办实业。吴世珊从小衣食无忧万千钟爱于一身,童年生活富足而快乐。她跟着三叔学骑马、游泳、跳舞、弹钢琴,在当年还很封闭的合肥城乡,像吴世珊这样聪明伶俐、多才多艺且活泼时尚的女孩子实属凤毛菱角。   

1929年,张治中将军在巢县西乡洪家疃创办六年制小学黄麓学校,四年后该校声名鹊起,更名为省立黄麓师范。在本乡学习已“吃不饱”的吴世珊翻山来到邻乡洪家疃,缠着父亲的好友张治中要上师范,张治中只好让她顶着姐姐的名字报到入学。然而,此时的吴世珊不仅聪慧开放,勇于追求和进取,而且个性中带有叛逆,好打抱不平,同情穷人。11岁时,她在张治中的支持和鼓励下,登台演讲《妇女十大自由》。世珊小小年纪就开始为妇女争取自由,而******个就是婚姻自由,可见她几十年后在纽约成立皇后区妇女会缘由于此。面对着这样另类的女儿,她母亲曾说过世珊会留在家里当老姑娘了。但少年时代的吴世珊可谓春风得意。她抚摩着叔叔从德国带回来的大地球仪,立志走向世界。

她的学问和能力在不断提高,但一场厄运也在悄悄逼近。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开始后不久,日军频繁空袭合肥,吴世珊的伯伯和父亲扛起大旗保家守闾。但是却惨遭国民党派系斗争的黑手,1938年1月12日,被主政安徽的桂系将领当做“汉奸”从死牢中提出“以儆效尤”。

父亲和伯伯死了,家中财产被抄,吴世珊家破人亡,她沦为谁都怕被连累而不敢沾的“弃儿”,但16岁的她矢志不移,于战乱中踏上求学之路。春节后,随着侵略军的迫近,她和庐州中学的师生们一起西行。

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从此,一个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被迫背井离乡,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湘西国立八中(由庐州中学等组建)最困难的日子里,吴世珊一气写了8页纸的信给老世叔张治中,诉说心中的冤屈和时下的困难。张治中回信对吴世珊慰勉有加,还附寄来200大洋。吴世珊“发”给班上同学每人5元,同学们都好好改善了一阶段伙食,而她自己连做一件衣服的钱也未留。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读书,她艰难地念完了中学,考入重庆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社会事业行政系就读。

战争新娘 轰动太平洋两岸

在战时陪都重庆,一批有志于抗日报国的大学生都参加国民政府的青年军,多才多艺会弹钢琴、演过话剧的吴世珊也报名了。当她去青年军受训时,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心切的吴世珊没有了上战场的机会,但因会跳舞且略懂一点英语被邀请参加宋美龄举办和志愿来华协助中国抗日的美国飞虎队员的联欢舞会。那天,作战英勇的飞行员们舞会上也不甘示弱,纷纷主动邀请为数不多的女大学生作为舞伴,但善良的吴世珊见到一个腼腆的美国青年孤零零地坐在角落里,便上前招呼他:“Do you want to dance?(你想跳舞吗?)”于是,这个叫弗兰克·雷夫波尼的美国空军与她牵手进入了舞池。

舞会上的邂逅相识,使得弗兰克对吴世珊一见钟情,自此执着的他总是默默等候在吴世珊每天走过的路上,对娇小秀丽的东方美女展开了爱情攻势。起初,吴世珊并不愿接受这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大鼻子外国人的爱情,因为她从小就不喜欢外国人,姐姐进了教会学校学英语,而小世珊硬是不听从家庭的安排,选择了在本地学校读书。人生的事说来也奇怪,因爱国不愿进教会学校学英语的吴世珊最终为一个英裔美国青年打开了紧闭的心房。回忆起六十多年前的相识相恋,笑起来满脸皱纹如菊花般绽放的吴世珊说:弗兰克很诚实、良心很好,从不乱来,我觉得他很可爱。

女大学生与美国空军的爱情成为轰动山城重庆的一大新闻。然而,双方家长都不同意他们结合。吴世珊出生于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大家庭,家规家教甚严。弗兰克的父母是英国移民,家境优越,弗兰克从小就被送进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他们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娶一个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姑娘。来自家庭的压力并没有使得这对异国情侣放弃爱情,每个周日弗兰克都会去教堂做礼拜,吴世珊也相约而去,但他们从不敢走在一起。1946年,已经脱下飞行服的弗兰克来到上海的联合国救济总署工作,在一个没有双方亲人见证下的教堂里,秘密迎娶了美丽的新娘吴世珊。

虽然,弗兰克的父母不同意儿子的选择,但这个美国青年就像当年不顾一切加入美国空军到中国助战那样,毅然决定带着新婚妻子立即返回祖国。浪漫的美国军人在欧洲和亚洲参加二战时收获爱情之花的不可胜数,令24岁吴世珊没有想到的是,她竟是******个到达美国的战争新娘(War Bride),因而受到美国媒体的特别关注和兴趣,英勇的二战军人从遥远的东方带回中国新娘,一下子轰动了大洋彼岸,人还没到美国就有了对她大篇幅的报道。

自尊自强 立足异国他乡

当在太平洋上颠簸了40天后到达美国德克萨斯州时,吴世珊******眼看到的两件事令她终身难忘:一是在火车站中明确标识一个厕所是给白人用的,另一个是给有色人种用的:二是在中国洗衣店前站着的一个老华侨失落的神态。接下来所亲身遭遇到一切更使她百感交集,当时的美国一些州还没有废除排华法律,禁止异族通婚,华人很难移民美国;而南方的种族隔歧视尤为严重,公共场所的饮水机、厕所、公交车的座位,都是黑白分明,而且有色人种使用的一切公共设施都远不如白人的。歧视和种族偏见无处不在,这与她想象中的崇尚自由、民主的美国有莫大的出入。

虽然美国媒体对弗兰克娶了中国妻子而尤为兴趣,但吴世珊的黄皮肤还是给这位退伍军人找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一直无法就业的弗兰克只得携妻子来到当时还没华人居住的纽约皇后区。纽约的种族歧视虽不像南方那般严重,但有色人种并没有得到公正对待,就连犹太人也受歧视。因为吴世珊是华人,许多公寓都拒绝他们夫妻入住,最后他们作为******的英裔家庭住进了由犹太退伍军人建立的公寓。

初到陌生的国度,吴世珊感到处处不顺当。弗兰克的家是一个传统的英国家庭,依照他们的习惯,每天要不厌其烦地说几百个谢谢,每天要自己做家务拖地板……那一切对付吴世珊来说都是之前从未经历过的,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碰撞让她无所适从。这个中国媳妇整整五年没有见过酱油,没有吃过中餐,更糟糕的是她和婆婆的“代沟”。不过几年下来,吴世珊以真情赢得了婆婆的心。而弗兰克则在纽约大学MBA毕业后进了纽约电信局做管理工作,一份优厚的薪水和福利随之带给了这对年轻夫妻。

但从小就崇尚妇女解放的吴世珊并不乐意做安逸的家庭主妇,她开始外出找工作。一趟趟奔波,一次次碰壁,她目睹了华人在美国社会的艰辛,她为在包括华人在内的有色人种在美国遭受歧视孤立无援而愤慨,也为在唐人街看到华人身着睡衣、拖鞋站在店门口的邋遢像而心里很难过,还从向她的家庭伸出援手的犹太人社区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

生性倔强勇于反抗的吴世珊思考了许久。她意识到既然来到了美国,就要溶入这个社会;只有自尊自立自强,才能让社会认同自己。聪慧的她想到尽管华人在美国还是“二等公民”,但媒体对她这个中国娃娃(Chinese Doll)还是很感兴趣,她可以通过自己让美国人了解中国和中华文明。她发现美国人特别喜欢弹钢琴,于是从小就学弹琴的她自信地参加各种活动和聚会,为周围的人弹奏许多美国歌曲和一些中国名曲。熟悉的音乐拉近了不同民族的心灵,吴世珊的“钢琴友谊”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同。在那些活动和聚会中,她还把从中国带来的工艺品、丝绸礼品送给与会者,向他们传播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和文化。热情、善良、气质高雅的吴世珊打动了所有人,这个来自于古老国度但弹得一手好钢琴的中国女子,竟成了刚刚才诞生的电视媒体的追踪对象。媒体对吴世珊的关注和报道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力,周围人流传的“中国人是不文明” 的偏见被******颠覆了,读者的来信更似雪片般飞来,这个年轻的中国女性开始进入了美国主流社会。

吴阿姨热线 穿越一个甲子

基本立足并进入主流社会不是有追求的吴世珊目的,从小就受到父母教诲“人要有爱心”的吴世珊,针对自己来到美国后的所见所闻和亲身遭遇决定了人生目标:“此生要为华人服务,为新老移民争取权利和社会地位。因为,移民如移植的花草树木,如果你照顾的方法得当,它才不致枯萎而重新发芽生枝。新来的同胞如果对美国社会没有头绪,常常会使他们灰心失意,而失去奋斗的毅力。我要帮助他们在美国生根成长。”

从何开始?英语有了长足的进步的她决定先从在家里开通热线电话 “Hot Line”,联络华人妇女相互扶持帮助,为华人社会解疑排难。

那是1947年,以超前的理念筹办起热线电话的吴世珊还未满30岁。热线电话开通以后,华人间互相告知,如新移民初来乍到,怎样办入学或补习手续,怎样觅住处,如何去觅工做,只要拨通吴世珊的热线电话,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她还会亲自为他们去奔跑。于是,她家的电话开始火了起来,以至于她经常接听电话到深夜。接通她电话热线的人们从她诚恳和蔼的声音中感受到了长者的亲切和温暖,于是,大家都尊称她“吴阿姨”,把她的热线电话称为“吴阿姨热线”。时间一长,“吴阿姨”的知名度逾越“吴世珊”的知名度,“吴阿姨”成了救危解难的代名词,年轻时想当一名女记者的吴世珊自此走上了一条服务社会的道路。

为了能与更多的同胞交流,吴世珊自学了粤语,因为当时生活在纽约的华人大多是讲粤语的广东人。开始时别人还不知道她的电话热线,她曾经主动给1095个华人妇女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从1949年以来,她的家成了旅馆,介绍来的、接纳来的、觅上门来的留学生来了走,走了来,她都把他们当作娘家来人悉心照顾,而她的先生和两个儿子回家时肚子是空的,冰箱也是空的。吴世珊只能对他们抱以歉疚的笑。她的家不仅成了游子在异乡可以享受到温暖的地方,而且她发现和支持了一批华人青年才俊,许多人成功之后,知恩图报,回馈她的慈善事业。

她记着一个犹太朋友对她说过的话:你们中国人不仅要读书,还要做生意挣钱,才能干更多的事。于是,在台湾经济尚未起飞的1950年,她组织台湾来的移民和留学生在曼哈顿的百老汇大街上开了一家批发店,以能够在经济上资助这些人。1968年,吴世珊还成立了经营首饰、丝带等的“巢湖公司”,为华人提供工作机会并帮助员工取得身份。

 

1965年,美国移民法作了重大修改,中国人得到了与别国移民相同的待遇。随着华人迅速增加,吴世珊的事情越来越多。十几年中,纤瘦的她几乎每天都在街上奔波四、五个钟头,常常以咖啡代替午饭充饥。她不仅指导华人新移民在美国做生意、找工作,更常常路见不平为侨胞申诉,出入法庭上百场,最后连法官见了她,也特别关照。在纪念纽约州行宪两百年及重新确认宪法大会上,参加会议的******华人吴世珊所提“要求政府重视亚裔问题增加英语教学班”的议案获大会采纳。她在海洋保险公司工作的两年中,居然引荐了40个中国人来上班。“我就是中国代表!”她自豪地介绍。

从八十年代开始,法拉盛社区成为亚裔尤其是华裔的最爱。吴世珊觉得一己的力量太单薄了,1984年12月,在许多接受过她援助和义务服务的华人尤其是女性支持下,“吴阿姨热线”扩大为“吴阿姨服务中心”,同时成立皇后区华人妇女会,地址在皇后区40街一个狭小的3楼上,热线电话不变。在中心的工作项目中,几乎华人的问题无所不包:法律咨询、解疑排难、为华人打官司、保护受到家庭暴力的妇女、新移民补习英语、家庭护理培训、办执照、报税、理财、文化交流、为华人子女找学校、给青年男女当月老、举办各种讲座、义诊与筛检等……在美国的中国人,不论来自大陆还是台湾,不论有什么问题,吴世珊和义工们都尽心竭力,当时来到服务中心求助的人每天都川流不息。

受惠于“吴阿姨热线”的还不仅仅是华人。从踏上美国国土的那天起,吴世珊对黑人的遭遇就打抱不平。她也一直关注着黑人及许多少数民族,给与他们热心帮助;现今在“吴阿姨服务中心”5个正式雇员中,就有一个黑人女性。

1947年,吴世珊在家开通电话热线时的号码是212-461-3044,时光穿越一个甲子,这个号码(后来皇后区区号由212改为718)至今未变,即使是她患重病在家休息的两年里,也没有停机。

爱心不老 书写人生传奇

在纽约,也许有人不知道吴世珊是谁,也许更多的人不知道Susan Rathbone(吴世珊的英文名)是谁,但从前纽约州州长柏德基到皇后区每一个人,几乎都知道吴阿姨(Auntie Wu)是谁,接受过吴阿姨服务中心帮助和服务的人,多到已经无法统计。“吴阿姨热线”和“吴阿姨服务中心”的名字, 早已传遍了纽约,亦名扬美国。

在全纽约,别人都谈“经费问题”,无经费不能办事;只有一个吴阿姨,不提经费问题,“穷干”“硬干”。从“吴阿姨热线”到“吴阿姨服务中心”,六十年多来,她不拿报酬、不计名利地为同胞奔波、操劳,在无形中感化了一代代人,接受过她无私帮助的人们不是来做义工,就是捐款捐物,这里活跃的义工团队中有各种人才,企业家、学者、画家、律师、医生、教师、图书馆馆长、会计师、大中学生、家庭主妇等。在中心做义工的一些留学生在被哈佛、耶鲁等名校录取时,吴阿姨写的推荐信还非常管用呢当初“吴阿姨热线”开通时,是她丈夫弗兰克资助支持的。

“吴阿姨服务中心”成立以后,因为这个中心致力于为包括华人在内的美国少数民族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从而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正式成为政府赞助的慈善机构。资助这个中心的人就不再是弗兰克一人了。有接受过吴阿姨热线帮助过的人,更多的是为吴世珊精神所感召的各个族裔人士。中心每年召开“筹款大会”上,出席者每人须捐资2000美元,而每年平均有1000人冲着吴阿姨的爱心和名气来到会场上。

2007年6月15日,纽约法兰盛。在那座颇具中国风情的金丰酒楼里举行了一场450多人的盛会,庆祝吴阿姨热线届满60周年暨吴阿姨服务中心和皇后区妇女会成立24周年。一个甲子之前,参加这次盛会的人大多数尚未出生,吴阿姨怎么能把她的爱心事业坚持60年?来宾和记者们把疑问的眼光投向了这位依然充满着活力的耄耋老人。吴阿姨自谦地说,她做的这些事人人都可以做,但要做,就一定要付出爱心来做。很多有抱负的人只想做大官,而不肯去做“小事”。事实上做小事******比做大事重要,而很多为群众服务的小事累计起来,就成为很大的“事业”。很多美国国会议员的办公室,也是经常在做这种为选民服务的“小事”。只有坚持做“小事”的人,才会真正为他人服务。

吴世珊的爱心和勤勉精神、对华人移民及其他少数族裔溶入美国社会所作出的卓越服务逐渐为她赢得了尊重。 不仅“吴阿姨服务中心”获得当地政府各机构及社会团体多达百多项义务服务奖,吴世珊更是多次获得纽约地区乃至全美国的奖项:纽约市立约克大学人文奖、******届纽约市颁发的“美国族裔奖”、纽约市荣誉公民奖、纽约市无名英雄奖、世界杜威大学奖、家庭教育协会勋章奖、全美黑人奖、美国全国妇女会第八届苏珊-见-安东尼奖等。值得一提的是,吴世珊是获得安东尼奖的******位华裔妇女。因而,美国媒体称她为“纽约的中国奇女子”。10多年前,《参考消息》还曾摘载台湾媒体和外电报道,称吴世珊为“留学生妈妈”、“美国的雷锋”。

对着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家乡人,她表示,她这一一生得奖无数,但她最珍视的,是皇后区前任区长舒曼颁发的“******公民奖”,因为这个奖最能显示她是皇后区婆家的好媳妇。普普通通一句话,听这位耄耋老人娓娓道来,却发现其中凝聚着她的为人之道。在叙说六十多年风雨坎坷时,她不停地提到别人对她的支持:初到时,是美国记者对她这个中国人的公正报道使她的日子好过得多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记者传播了她的人生理念,感召了更多的人投入义务服务的事业;假如美国没有这么多的华人,她也不会有服务的机会,假如没有那么多华人支持,她也不可能得奖。

这个美国的好媳妇始终也没有忘记她的娘家。 1991年,阔别故乡45年后,她******次回合肥探亲,就为水毁后的老家六家畈小学捐资新建教学楼。以后,她几乎每隔一两年都要回来一次,把好事从美国做回了合肥。她在安徽大学设立“吴世珊奖学金”,并为赴美留学短训班牵线搭桥;她把六家畈的祖房98间全部捐赠给地方,发展文教事业;她累计为六家畈养正小学和肥东县实验小学等筹得款项逾百万元。她热衷于为合肥的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牵线搭桥,多次介绍美国的企业家和台商前来考察投资,两度带团返乡参加“中国·合肥************项目——资本对接会”……2003年,担任旅美加安徽同乡会名誉会长的吴世珊回乡接受“合肥市荣誉市民”称号,家乡人感谢她身在海外、心系家乡,始终怀着感恩之心的她却念念不忘是省、市、县三级政协出版的文史资料澄清了她们家当年的冤案为父亲、伯伯平了反申了冤。

27年前,在“吴阿姨服务中心”成立的当天早上,弗兰克心疼地对年过花甲的妻子说:“你眼看不见,耳朵也不灵,记忆力也差了,上台讲话要带稿子,我看你还是在家享享福吧。”已不再年轻的吴世珊坦然地说:“确实我有许多地方变了,可是我爱中国人的心没有变啊!我觉得一个做义务服务的人,一颗爱人之心没有变,她是不会老的。”在成立大会上,面对义工们中同辈的耆老和儿孙辈的青春少年,吴世珊告诉大家“拉人一把”是“吴阿姨服务中心”最主要的工作,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需要人拉一把的时候。吴世珊还要求大家不要把她当做老人看待,有什么疑问请不客气的问她。这时,吴世珊高兴的不是自己不会老,而是许多同胞尤其是青年人走上了她的爱心之路,漫长的时光创造了一个平凡而繁杂的吴世珊世界,只有吴世珊的世界变成了大家的世界,华人在美国的社会里才会有大的改变。

时光易逝,岁月不饶人,但爱心的确是永远不会老的。吴世珊58岁进入纽约城市大学学习,62岁获得双学士,同时她还办报纸,并兼任美加安徽同乡会会长;68岁创办美国华人妇女商会;81岁时被授予“合肥市荣誉市民”;如今年届九旬的吴阿姨依然像个年轻人一样在熙熙攘攘的纽约街头搭乘巴士,每周到服务中心上班6天,倔强而又执着的吴世珊一直在书写着人生的奇迹。

当然,一生坚强从未在外国人面前流过泪的吴阿姨心灵深处有着一个脆弱的角落。2009年,身患重病的弗兰克对着当年一见钟情的妻子又一次说“我爱你”,她对一生挚爱、支持自己的夫婿回答是“我爱你超过爱我的生命!”。不久弗兰克即离她而去,两个分别当律师和社会工作者的儿子携孙子远在外地,于是,心碎欲绝的吴世珊在家里和办公室中都挂上弗兰克的照片,每天都要和心爱的弗兰克说一会儿话。

大洋彼岸的故乡安徽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吴阿姨情之所系。在春光明媚的三月的这个早晨,我们安徽侨联访问团专程来纽约探望吴阿姨。在挂满义卖的油画、中国书法及不同民族工艺品的服务中心里,当见到从万里之外而来的家乡人时,吴阿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所有事她都亲力亲为,大的是通知安徽同乡会一、二十名成员们赶来和访问团座谈,小到预订和清点作为午餐的盒饭……午后告别时,吴阿姨噙着泪水依依不舍地送我们下楼,不佩戴首饰甚至节俭到连假牙都不装的她给我们留下这样一句话“我还要给家乡做点事……”

(史辉)


上一篇:记旅加水利专家 吴朝玉先生

下一篇:民国时期六家畈吴姓人员中的十一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