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山不远的巢湖湖面,薛晓梅摄
茶壶山,位于烟波浩渺的巢湖北半湖东岸,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南端,毗邻历史文化风景名山四顶山,因山峰主体状如茶壶而得名。
从淮军“华字营”发源地的六家畈往南,融入601省道, 行1.5公里左右,省道右侧,就是茶壶山。
茶壶山曾名“岩山”,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是“岩山”“茶壶山”并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献里,两种名称交替出现,有时候是“岩山”,有时候是“茶壶山”,有时候又是“岩山”。
明万历甲午年(1594年),六家畈吴姓人家******次修谱,编纂者吴起周在《肇修祠谱序》中写道,“兹考始祖七三公,自宋宝庆间由宣城渡江而来,居庐阳合肥治东岩山北麓。七三生再三,再三生子六人,复北去岩山三里”“遂定居焉,以六子,因名其地曰六家畈”。
据考证,“岩山”就是茶壶山,这是目前可以见到的关于茶壶山最早的文字记载。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2年),六家畈吴姓人家第六次修谱,茶壶山脚下梅寿二村的梅崑应邀作《吴氏续修谱序》,他也写道,“吴氏始祖于宋宝庆年间自宣城迁合肥,卜居岩山北麓,距敝村半里许”“越二世,吴又去岩山北三里,地势宏广”。用的名称,仍然是“岩山”。
茶壶山上的茶壶嘴,苏马兵摄
合肥古属庐州,清代庐州府辖合肥县、舒城县、庐江县、巢县及无为州等,府治在合肥。在清嘉庆八年(1803年)《庐州府志》和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续修庐州府志》里,都没有发现“茶壶山”或“岩山”的文字。
清雍正八年(1730年)《合肥县志》却提到了“茶壶山”。卷十七中介绍明代中后期隐居在四顶山的合肥文人陈系,“字虞耳,为诸生试,辄冠军。崇正戊辰,以恩选贡于乡”“着(著)有诗文二帙,年七十六终”,临终前嘱咐家里人,将他埋葬在四顶山东的“茶壶山左,使魂魄得揽湖山之胜”。
这是目前所能找到的最早提到“茶壶山”的文献。至少在1730年,“茶壶山”这个名称已经出现。
清嘉庆八年(1803年)完成的《合肥县志》里仍然有介绍陈系的内容,在卷二十三“人物传”,但是内容比较简单,没有提到“遗命瘗于茶壶山左”。卷四的“山水志”部分,也没有提到“茶壶山”、“岩山”。然而,在“东乡图”,却于今天茶壶山大致位置的“山”形下方,标注“岩山”。“岩山”这个名称,再次出现。
六家畈吴姓人家一世祖吴七三去世后,葬在四顶山东北脚下的檀树棵。清光绪六年(1880年),六家畈吴姓人家第九次修谱,谱中有《享堂祖茔图》,在茶壶山的位置标注的还是“岩山”。
清代《巢湖志》里却又是“茶壶山”。编纂者李恩绶光绪甲午年(1894年)在《巢湖志自叙》中写道,浙江仁和人谭献 “以儒吏尹淝上,暇与谈《中庙志》之踳驳,属(嘱)余刊定”。李恩绶“正其体例”,增补内容,“易为《巢湖志》”。
当时没有刊印的《巢湖志》里,在卷一“山水”部分,有这样短短的一句话:“茶壶山,在湖滨。”“茶壶山”名称出现。由于当时的《中庙志》还没找到,不知道这句话源自《中庙志》,还是源自《巢湖志》编纂时新增加的内容。《巢湖志》里,没看到有“岩山”的文字。
民国三年(1914年),六家畈吴姓人家第十次修谱,谱中有重新绘制的“始祖茔图”,在茶壶山位置标注的却是“崖山”。当地方言中,“岩”、“崖”可能曾经同音,都读作“ái”。六家畈及肥东县的一些老人,至今还称曾任安徽省省长的黄岩为“黄 ‘ái’”。同为江淮官话洪巢片的舒城县、霍山县老人们,仍然习惯将“岩”“崖”说成“ái”。“崖山”当为“岩山”之误。
现在,无论是民间口述,还是政府文字,用的都是“茶壶山”。向当地年龄大的人请教,大家也都说是“茶壶山”,不知道“岩山”。然而,这两种名称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文献中交替出现,有此无彼,相互替代,说明还有一种可能。
如同很多人有“大名”、“小名”一样,历史上,“岩山”可能是“雅名”“大名”,“茶壶山”可能是“俗名”“小名”,两种名称并用。随着时光流逝,知情人陆续离世,更加通俗的“俗名”就完全取代“雅名”,成为正式名称。
“茶壶山”这个名称,更加形象、平俗、有趣,从名称上就让人如见其山,如临其境。
(作者:吴钊,笔名“远人”,安徽肥东人,现在合肥市工作)
上一篇:吴氏的来源(手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