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

【泰伯论坛】 吴地历史上曾七次以吴立国

厦门泰伯论坛系列报道之七

吴地历史上曾七次以吴立国

薛焕炳

在长达3000余年的历史上,三吴地区曾建立过七次吴国,分别是商周时期泰伯、仲雍建立的句吴;春秋时期寿梦始强、阖闾称霸的后吴;战国时期黄歇改封、徙地开拓的新吴;西汉时期由刘濞为王的荆吴;三国时期由孙权创立的东吴;五代时期由杨行密建立的南吴,以及钱H建立的吴越国。

历史上的吴地(吴国)是一个地理与文化概念,而这一区域及其文化并不是单由吴氏创立与发展的,而是由不同姓氏、以不同区域文化在此传播、融合的结果,因而形成内涵丰富、文明独特的吴地文化。泰伯南奔,建立句吴,带来中原文化;寿梦始强,吴越变迁,融入越国文化;黄歇改封,开拓新吴,传入楚国文化;孙权立国,号为东吴,发展吴国文化;刘濞封吴,发展荆吴,传播齐鲁文化;杨氏割据,拓展南吴,弘扬江淮文化;钱H立国,繁荣苏杭,传承吴越文化。

一、商周时期的句吴

泰伯奔至荆蛮,建立句吴,先后历经二十五主,共计600余年。

商周晚期,延陵(今常州、宜兴、金坛、无锡、江阴、丹阳、丹徒一带)及整个江南称作“荆蛮”,属于天下九州之扬州。

荆蛮是上古中原人对以楚越吴为主体的整个南方民族的称呼。

中原华夏族曾称周边民族为东夷、西戎、北狄、南蛮 “荆蛮即南蛮”的组成部分。《史记索隐》云:“荆者,楚之旧号,以州而言曰之荆。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蛮人即越人。荆蛮与中原相比,这里还较落后。《汉书五行志》说:“吴地以船为家,以鱼为食”,又“断发文身,赢以为饰”;《越绝书》云:“吴何以称人乎?夷狄之也!”可见吴地生产力很不发达,人们生产、生活仍很原始。

泰伯、仲雍是周人后代。传说其始祖为弃,为姜姓有邰氏女姜所生。在尧、舜时任农师之职,受封于邰,号后稷。弃死后,子孙世代为农官。传至不宙,因夏政渐衰,失官而奔于戎、狄之间。

约公元前11世纪,其孙公刘率周部族迁居豳地(今陕西旬邑西),开垦耕作,发展农牧,势力渐兴。传至九世,到了古公父(即周太王)时,已近商末,又为戎、狄侵扰,不得安生。于是,古公父率族人沿渭水而下,卜居歧山之南的周原,在此规划田地,营建城邑,设置官吏,国号为周,从此,奠定了东进灭商的基础。

古公父生有三子,分别为泰伯(又称太伯)、仲雍、季历,始居周原。古公父认为幼子季历贤能,便想将王位让于其,而此法有违宗室传长不传次的宗法礼制。泰伯明白父亲之意,于是携仲雍奔于江南,远徙荆蛮,这就是所谓的“泰伯奔吴”。

句吴又曰工吴、攻吴、虞等,吴与虞相通,同一词义。工为语气词,吴为形声字,《说文解字》对吴的解释是:“大言也,从矢、口。”

“大言”即大声叫喊,吴地人喜欢仰天叫喊,久而久之,这种特有的仰天叫喊习惯便成为氏族――吴。

中国汉民族都冠有姓氏,最初,姓与氏为两个概念:姓为母系,分亲疏,以图腾为号;氏承父系,辨贵贱,以属地名之。后来姓氏统称,相互不分。泰伯应属姬姓周氏,而其后为姬姓吴氏,季札后来故称为吴季札。

最初的吴地可能并不在江南,疑在山西平陆、陕西陇县一带。晋、秦二地至今多“吴” 与“虞”的地名,如吴起、吴山、虞乡、虞城等。

晋、秦一带为什么有“吴”与“虞”字出现,这与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由于吴地先民以狩猎为生,用网或陷阱狩猎时,需用叫喊声驱赶野兽,久而久之,大喊大叫的狩猎者便成“吴人”。 泰伯、仲雍奔吴,最初奔的可能是晋、秦之吴。后来,泰伯、仲雍或为其后人再徙至荆蛮,把“吴”名带到江南,并成为姬姓吴人之始祖。

关于泰伯奔吴一事,《史记吴太伯世家》有述:“古公有长子太伯,次子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传于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这就是所谓奔吴的来历。

【泰伯论坛】 吴地历史上曾七次以吴立国

泰伯奔吴是否就是江东荆蛮之地,可以深究。司马迁称:“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即中原地带),其一吴在荆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蛮夷之吴兴。”

所谓中国之虞,是指今山西平陆一带的北吴和陕西陇县一带的西吴。按司马迁的话理解:太伯在吴,其后人一支去了中原,一支留在了荆蛮。山西平陆、陕西陇县之北吴、西吴灭亡后,荆蛮之吴而兴起。

关于泰伯如何来到江南历来亦有疑问。东汉,赵晔《吴越春秋》始言:“遭殷之末,世衰,中国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又云:周武王时“追封太伯于吴。太伯卒,葬于梅里平墟。”

梅里平墟在那?赵晔亦非详言。只是到了唐代,泰伯故城在无锡梅里之说开始流行。唐初《括地记》曰:“太伯奔吴,所居城在苏州北五十里常州无锡县梅里村,其城及冢见存矣。”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云:“太伯居梅里,在常州无锡县东南六十里,至十九世孙寿梦居之,号句吴。”

自汉至清的2000余年间,历代帝王至毗陵(常州),都到无锡县梅里拜谒祭文。其中,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下江南时,两次遣人常州钱维城祭祀,有文如下:

“维某年月日,皇帝遣臣钱维城祭于吴泰伯之灵,曰:‘惟尔善承先忠,克振家声庆,笃姬宗绪阴,贻于文武心存,商祚境难处以夷齐,采药而入荆蛮,爰偕同气端委,以治周礼,聿昭雄图。名称虽泯,于当时流芳,雅咏秩祀,常钦于后代。殷荐馨香,朕南国重巡,东吾载莅,缅怀至德,尚称三让之遗踪,遥溯高风,实启千之文教,式循旧典用展,惟以钦承庶其昭格。’”

二、春秋时期的吴国

泰伯创建吴国算起,到第五代时武王胜殷朝,封其后代为二国其一为虞国,在中原地区;另一为吴国,在夷蛮地带。到第十二代时晋国灭掉了中原地区的虞国。又过了两代,夷蛮地带的吴国兴盛起来

泰伯至寿梦称王,已传十九寿梦继位自称为王吴国方始强大。

寿梦(583)即周简王三年(公元前583),晋采用从楚逃亡至晋的申公巫臣的策略,扶持吴国以此制楚。巫臣出使吴国,并把中原的乘车、骑射、战阵等传授吴人,吴国开始振兴,一些原属楚国的蛮、夷也被吴所并吞。寿梦二十五年(561),寿梦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诸樊、余祭、余昧、季札。《吴越春秋》曰:“(周灵王)二十五年,寿梦病将卒,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余昧,次曰季札。季札贤,寿梦欲立之。季札让曰:‘礼有旧制,奈何废前王之礼,而行父子之私乎?’寿梦乃命诸樊:‘周之太王知西伯之圣,废长立少,王道之兴。今欲授国于札,臣诚耕于野。’王曰:‘昔周行之德加于四海,今汝于区区之国、荆蛮之乡,奚能成于天子之业乎?且今子不忘前人之言,必授国以次及于季札。’诸樊曰:‘敢不如命!’寿梦卒,诸樊以适长摄行事,当国政。”

季札贤明博学,通晓周礼,学识广及政治、军事、外交、音乐等。寿梦欲立季札,季札不受,诸樊作为长子继位,只是“以适长摄行事”而已,最终是想“授国以次及于季札”。这一愿望由于季札的谦让而未实现。

诸樊元年(560),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避让不应,隐于延陵上湖之北(今江阴与武进一带)。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诸樊卒,余祭继位。季札被封延陵,号为延陵季子。

诸樊留下遗命,要让君位传给其弟余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直到将王位传至季札为止,以实现先王寿梦的遗愿。先王遗愿没有实现,王余祭十七年(531),王余祭,其弟余昧继位。余昧四年 (527),余昧卒,死前遗言传位于季札。季札避让。于是吴人云:先王有,兄弟继,一定传国季子。现在季子避让君位,国君当由其子僚代其为王。于是余昧儿子僚为吴王。

周敬王(前515),吴公子光杀王僚而自立,即吴王阖闾。

阖闾虽有弑君之罪,却有治国之功。《左传》称阖闾与民“辛苦同之”,是位有作为的君主。吴在其治理下日益强盛。这归功于阖闾的用人之道

阖闾重用楚国亡臣伍子胥,伍子胥建议将吴军分成三部分,每次出一师轮番袭楚,以削弱敌军,阖闾接受这一建议。果然,从楚怀王即位后,“无岁不有吴师”侵扰。公元前506年,吴大举攻楚,五战皆捷,直至攻入郢都(今湖北江陵),楚因这次大败而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

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太宰喜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伍子胥死后年,吴国果然为越所灭,这是后话

吴王姬光(阖闾)与其子夫差是有作为的代君主。阖闾与夫差当政为吴国最强盛时期。

敬王三十(前482,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侯,与晋争霸,适逢晋室内乱,夫差一度夺得霸主地位。

连年的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越王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勾践趁夫差率精锐赴黄池之会、吴都仅有太子与老弱留守之机,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匆匆赶回与越议和。吴穷兵黩武,民力凋敝,难以与越抗衡。

吴夫差二十三年(前473,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杀身亡,越王成为春秋霸主。

论述吴国的兴衰时,有必要论述一下季札的姓氏与阖闾城问题。

关于季札的姓氏问题,有人误将季札之“季”为姓,曾言“北孔南季”(意谓鲁地孔子,吴地季子)。非也。季札姬为姓,吴为氏,札为名。在我国汉民族,姓代表血缘关系,源自母系社会,主要功能是“别婚姻”,同姓者不能通婚。氏是姓中衍生的分支部落,源自父系社会,主要是“别贵贱”。西周时实行分封制,皇亲重臣以封地为氏。

潜夫论志氏姓曰:“太伯君吴,以治周礼。仲雍嗣立,断发文身,倮以为饰。武王克殷,分封其后于吴,今大赐北吴。季札居延(陵)州来,故氏延陵季子、阖闾之弟夫概王奔楚堂溪因以为氏。此皆姬姓也。”

关于阖闾城事,是否就是阖闾为王时所建,值得商榷。早在阖闾登基以前,姑苏已有城,或称诸樊城。唐《吴地记》云:“寿梦始,别筑城为宫室,于平门西北二里。平门,苏州城门也。诸樊所徙,盖即此城。阖闾又改筑耳。故《吴越春秋》、《越绝书》皆载阖闾筑城事,而不言徙都。”这一记载说明:吴都迁于姑苏并不是阖闾所为,早在寿梦时已筑宫室,其长子诸樊已迁都于此。

诸樊于周灵王十一年(前561)即位,二十四年(前548)卒,如果确定诸樊在位时已迁都,那么,苏州建城的历史又要早3040年(一般认定苏州建城在公元前514年。1986年,苏州建城2500年就以阖闾城为依据)。

除诸樊在姑苏筑城早于阖闾外,太湖之滨的阖闾城又早于姑苏阖闾城,或者说姑苏为吴国国都,延陵为陪都。汉《越绝书》载:“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四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阖庐所造也。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

唐《吴地记》载:“阖闾城周敬王六年,伍子胥筑大城周围五十里三十步,小城八里六百六十步。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

宋《咸淳毗陵志》载:“阖闾城在(无锡县)西四十五里。《越绝》云:伍员取似帧⒒其峦林此城。唐陆广微《吴地记》云:周敬王六年,伍员伐楚还,运润州撕土筑之,不足,又取吴地黄渎土,为大小二城,此阖闾城也。”

2008年锡、常交界处的阖闾城作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颠覆了历史上原有定论。最早的阖闾城并不在姑苏,而是在延陵邑的太湖畔。《吴地记》所云“齐门北通毗陵”“平门北有水陆通毗陵”者并不是故苏大城,而是常州无锡交界之地的阖闾小城,毗陵城在其西北,故有北通之说。

1956年,常州与无锡阖闾城遗址公布江苏省******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现存东西两城,两城共一隔墙,与宋《咸淳毗陵志》所载基本一致。

2008年,南京博物院对这一遗地址作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考古发现确认了春秋晚期的城墙、城内的高台建筑、陆门和水门。阖闾大城长2100米,宽1400米,面积2.94平方公里。发现了宽34米春秋晚期的墙基和水门遗迹。同时采用物探对考古钻探的结果进行叠加验证,对城壕、水门和城内水道情况进行探测和推测。阖闾城遗址的大城、东城、西城和高台建筑的年代均为春秋晚期。

阖闾城的筑城年代晚于春秋中期,早于汉代,大致为春秋晚期,与吴王阖闾的年代相当,即公元前 515496年之间。阖闾城遗址有郭有城,有完整的宫殿群,且阖闾城遗址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亦与历史文献的记载相符,根据阖闾城遗址的等级规模、年代布局和历史文献,初步推断阖闾城遗址为吴王阖闾的都城。

三、战国时期的新吴

新吴是对故吴而言,严格地说,这一时期的吴国就是春申君的改封地――故吴地。

自公元前510年至公元前475年,中经吴伐越的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姑苏围困战,最终迫使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一举灭亡越国,杀王无疆,尽得吴故地,以江东为郡。秦王政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6223),秦军攻灭楚国和越国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置会稽郡,延陵四县属之。”

楚威王灭越后的吴地,一度为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史记春申君列传》载: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3)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十二县。后十五年(公元前248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邑。

春申君自为封邑”的区域,就是历史上所云的江东。按《辞海》解释:江东安徽芜湖到江苏南京长江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今天的上海与苏锡常一带。春申君黄歇与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公子

春申君江东封邑,兴建造宫室、城阙、粮仓、大市等,且由父子经营14年。东汉袁康《越绝书》分别有这样几段记载:

春申君,楚考烈王相也。烈王死,幽王立,封春申君于吴。三年,幽王征春申为楚令尹,春申君自使其子为假君治吴。十一年,幽王征假君与春申君,并杀之。二君治吴凡十四年。后十六年,秦始皇并楚,百越叛去,更名大越为山阴也。春申君姓黄,名歇。

今宫者,春申君子假君宫也。前殿屋盖地东西十七丈五尺,南北十五丈七尺。堂高四丈,十C高丈八尺。殿屋盖地东西十五丈,南北十丈二尺七寸。户C高丈二尺。库东乡屋南北四十丈八尺,上下户各二。南乡屋东西六十四丈四尺,上户四,下户三。西乡屋南北四十二丈九尺,上户三,下户二。凡百四十九丈一尺。檐高五丈二尺。C高二丈九尺。周一里二百四十一步。春申君所造。

吴两仓,春申君所造。西仓名曰均输,东仓周一里八步。后烧。更始五年,太守李君治东仓为属县屋,不成。

吴市者,春申君所造,阙两城以为市。在湖里。吴诸里大\,春申君所造。

吴狱庭,周三里,春申君时造。

土山者,春申君时治以为贵人冢次,去县十六里。

楚门,春申君所造。楚人从之,故为楚门。

巫门外罘Q者,春申君去吴,假君所思处也。去县二十三里。路丘大冢,春申君客冢。不立,以道终之。去县十里。

以上记载,可见春申君江东成为一方之主,故吴墟经过改造,变为吴地都邑。

春申君在吴地(新吴)的主要贡献是兴修水利,发展经济。公元前241年,春申君封地由淮北12县改封吴地,其家族也随之迁至江东。春申君在改封地内分设都邑,治理黄浦江、黄田港、港、芙蓉湖等,抑制水患,政绩显斐然,深得民心。故此,当地人纷纷以其姓或号命山、水如上海黄浦江、常州孟河小黄山、雪堰黄公山、江阴君山港、黄田港等,苏州、无锡、常州等地还将其供奉为城隍菩萨为神主。20029月,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高唱的******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可见吴地人民对春申君的特殊感情。

春申君死于公元前238。是年,楚考烈王病逝,黄歇春前去奔丧,李园令人伏于棘门,杀死春申君及其全家。《越绝书》载,春申君楚幽王所杀。江阴君山为其墓葬地。

春申君治吴时的都城在无锡。司马迁《史记》云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制于李园,旄矣。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

战国时期无锡尚未立县,《史记》《越绝书》故将春申君故城”载入延陵邑或吴郡。

四、西汉时期的荆吴

秦代末年,项羽、刘邦分别起兵,秦王朝岌岌可危。后楚汉相争,刘邦一统天下。汉王朝建立后,刘邦立刘氏族人封地为王,其中,刘贾、刘濞封于江东,国号吴,史称荆吴。

刘贾(195),沛郡丰邑(今徐州丰县)人,西汉诸侯王,与汉高祖刘邦同为一族 (一作汉高祖的远房堂兄 )。汉高祖元年(206),刘邦平定三秦,刘贾为将军,镇守桃林塞,随刘邦向东攻打项羽。四年(203),刘邦攻下成皋,派刘贾率军二万、骑兵数百,进攻项羽,烧毁楚军屯积军粮,以破坏楚军的根基,使无法供给项羽军需粮食。五年(202),刘邦追击项羽至固陵,派刘贾南渡淮河包围寿春。刘贾派人招降项羽大司马周殷。周殷反叛项羽,助刘贾攻下九江,迎英布军,会兵垓下,共击项羽。刘邦因而派刘贾调九江军,与太尉卢绾攻击临江王共尉,共尉战败而死。汉高祖六年(201),刘贾被封为荆王,管辖淮河以东五十二座城邑。汉高祖十一年(196),淮南王英布反叛,攻打荆国。刘贾与他交战,未胜败走富陵,被英布乱军杀害。《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载:“荆都吴。”《正义》:“荆王刘贾都吴,苏州,庐城也。”史书所云荆者,即今之宜兴。宜兴又名阳羡,旧称荆溪,因荆山而得名,刘贾封于荆,又都于吴,故荆国又称为吴。刘贾英布乱军杀害后,刘邦“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因镇之”,决定改荆国为吴国,另立刘为吴王。

刘濞 (215154)西汉诸侯王沛县(今江苏徐州)刘邦侄。刘濞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减轻赋役,以招纳其他郡国亡人和任侠奸人,扩张势力。后来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他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乱,不久失败,逃东越,为东越人所杀。《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濞者,高帝兄刘仲之子也。《汉书高帝纪下》:长沙王臣等言:沛侯濞重厚,请立为吴王。

刘濞从军有功,汉高祖又顾及吴郡接壤东越等国,乃需选壮王镇之,汉高帝十二年丙午(前195年),刘邦惧怕江东人士不服他的皇权,故而封刘濞为吴王,都于沛(江苏沛县),改当年刘贾所封的荆国为吴国,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于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刘濞惧怕江南,故而不敢以荆国旧都――吴县(今苏州)为其国都。

汉文帝时,刘濞的儿子吴国世子在京城与文帝皇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下棋时出现争执,吴世子无礼,被皇太子用棋盘打死,刘濞痛失爱子。刘濞在封国内大量铸钱、煮盐,并招纳工商和「任侠奸人」,以扩张割据势力,图谋篡夺帝位。汉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他谋划了「清君侧」的策略,以诛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乱便在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前154年),带领楚、赵等七国公开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后被汉军主将周亚夫击败,刘濞兵败被杀,封国被******废除,吴国至此灭亡。

应当说刘濞治吴40余年,他是日后长江三角洲日益走向繁荣的奠基者之一。此时吴国疆域拥有三郡五十三城三郡,即指汉初的东阳郡、吴郡与鄣郡。《汉书地理志》所列75郡无此三郡名称,而是会稽郡、豫章郡、丹阳郡,系因西汉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行政区域的缘故。西汉时代广陵城处于三郡中心地带,被定为吴国之都,王府所在。

刘濞治吴的功绩一方面是为朝廷守边,安定地方,相安无事,另一方面则是发展经济。《汉书地理志》云:夫吴自阖庐、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游子弟,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一都会也。刘濞等人使地广人稀的长江三角洲逐渐人烟稠密;《史记称当时吴国国用富饶,即财源充沛;能使其众,即获得百姓爱戴刘濞治吴40年的历史功绩应当肯定

五、三国时期的东吴

东吴(229-280)三国时代的吴国,亦称孙吴,是由孙权建于3世纪时的南方政权

历史上东吴多次迁徙政治中心,从吴(苏州)京口(镇江)建铁瓮城,再迁至建业(南京)建造石头城,迁武昌(鄂州)建吴王城,最后从武昌回到建业222年,孙权称吴王。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称帝,国号吴,改元黄龙,是为吴大帝,东吴之名,始于此年。

汉末黄巾起义时,,吴郡富春孙坚随会稽朱y中原镇压黄巾,以后又转战于江南诸郡。董卓之乱时,孙坚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隶属于袁术,在淮南活动。孙坚荆州刘表、黄祖征战时,年仅37岁。孙坚子孙策于是统领部众,投靠袁术,向袁术借兵马,率兵攻占扬州。在袁术自行称帝后,与其决裂,自立门户。

兴平元年(194)孙策开始向江东发展 。他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驱逐暂驻曲阿的扬州刺史刘繇,逼降会稽太守王朗。建安元年(196),汉献帝都许,孙策拒袁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建安四年,孙策取得豫章郡地。建安五年,孙策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暗杀,死亡,时年26岁,孙策弟孙权统众。建安十三年孙权由吴徙治京城(今江苏镇江)。筹划赤壁之战,势力达于荆州;十五年取得岭南。建安十六年孙权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建安二十四年孙权破关羽,占有荆州全境 。

黄武元年(222),孙权接受魏国封号,在武昌称吴王。后取得夷陵之战胜利,限制了蜀国出峡发展的可能,夷陵之战结束后不久,蜀相诸葛亮遣邓芝出使吴国,吴蜀恢复同盟。黄龙元年(229),孙权称帝,建都武昌(今湖北鄂州),后迁建业(今江苏南京)。孙权尚存的困难,一是对付山越的不宁。二是在淮南巢湖地区抗拒曹魏的压力。散布在东南州郡山区的山越人,阻险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内地扩张。孙权与山越进行过多次战争,屡获胜利。孙吴统治的几十年中,山越人大体与汉人趋于融合。

嘉禾二年(233年),孙权封割据辽东公孙渊燕王,吴帝孙权派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领兵一万多人,很多金银财宝,试图控制辽东,结果使者被公孙渊斩杀。同时数次攻打魏国,但皆无功。赤乌四年(241), 孙权的长子孙登死亡。次年孙权立孙和为太子,不久又封孙霸为鲁王,引发二宫之争,又称南鲁党争,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最终孙和被废,孙霸被赐死,名臣陆逊等十多名大臣亦在二宫之争中被逼死,最后幼子孙亮反而被立为太子。东吴经此事件,非但皇室遭刑,而且举国分歧,自此埋下内斗祸根,开始逐渐衰败。252年四月,孙权驾崩,年七十一。孙亮即位,改元建兴。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253年春,诸葛恪征淮南,惨败。诸葛恪被孙峻所杀,大权落入孙峻之手。256年孙峻病死后,事付从弟偏将军孙D。后孙D废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休为帝。不久孙D又为孙休所杀。元兴元(264),孙休病死。这时蜀汉刚亡,交趾又叛吴降魏,东吴国内形势不稳,欲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左典军万向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推荐孙和的长子孙皓即位。

孙皓即位之初曾一度施行仁政,下令抚恤国内人民,又开仓振贫,解决贫人的危机,又减省后宫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但由于东吴当时的国力在孙亮时就不佳了,难以有中兴,时运不佳,所以很快他便变了,不久其残暴一面就开始显露。民怨不绝。幸陆抗、陆凯等大臣的全力支撑才让吴国苟延残喘。

太康元年280年 西晋司马大军攻石头城至此,东吴灭亡,三国归西晋。吴国灭亡时,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余艘,后宫五千余人。孙吴的疆域最南达越南中部。

六、五代时期的南吴

五代时期的吴国907937,由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所建,又称杨吴,亦称南吴。

杨行密(852D905),字化源,原名行愍,庐州合肥(今合肥长丰)人 ,唐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唐乾宁二年(895),封弘农郡王。天复二年(902),进封吴王。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杨行密为淮南节度使,据扬州。天复二年(902拜东诸道行营都统、检校太师、中书令、吴王,建都广陵(扬州),称江都府。杨行密注意招集流,奖励农桑,使江淮一带社会经济有所恢复。

杨行密割据于江淮,遏止朱温南进步伐,成功避免全国更大范围动乱。其奠基之吴国,实现由藩镇向王国的转型,南方割据势力与北方中原政权并存的局面得以实现,为南唐奠定基础,开启唐宋之交政治整合和经济文化中心南渐先河,有十国*********之誉由于其去世时唐朝仍然存在,形式上仍奉唐正朔,杨行密只能算是唐朝的封国国君。

唐天v二年(905),杨行密去世,其子杨渥嗣位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兼侍中、弘农郡王。但杨渥喜好游玩作乐,其亲信不断欺压元勋旧臣,将领们颇感不安。天v四年(907),唐亡,南吴不承认后梁,仍沿用唐年号。张颢、徐温发动兵变,控制军政,杨渥大权尽失。天v五年(908),张颢杀杨渥,立杨隆演为淮南节度使、东南诸道行营都统、同平章事、弘农郡王。张颢随即又被徐温所杀,至此杨吴大权尽掌握在徐温之手。

天v七年(910),杨隆演加中书令、吴王。天v十六年(919)晋吴国王,改元武义,与唐朝断绝法统。

杨隆演个性稳重恭顺,徐温父子专权,不会显露出不平之色,因此徐温也很放心,但也因大权旁落。杨隆演建立吴国后并不快乐,于是放纵自己,以致生病卧床,第二年便去世了。

杨隆演去世后,徐温立丹阳郡公杨溥为吴国王,改元顺义。

顺义七年(927),徐温去世,杨溥即位。徐温去死后,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操纵杨吴朝政。933年,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建议,欲将杨吴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935年,杨吴皇帝封徐知诰为齐王,次年,以金陵府为西都,广陵为东都。天祚三年(937)让位予宰相徐知诰(徐温义子)。南吴共历4主,36年。统治地区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一部分

七、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H创立于907年。

钱H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吴越国强盛时拥有13州疆域,范围包括今浙江省全境、江苏省东南(苏州)、上海市和福建省东北部(福州)。吴越国历三代五王,至公元978年钱弘m纳土归宋,立国七十二年。

唐末五代藩镇割据,战乱频仍,钱H采取保境安民和休兵息民的战略方针,重农桑、兴水利,发展与日本、朝鲜等国海外交往,使两浙之地有一个较长的稳定发展时期。

钱H少时迫于生计曾为私盐贩,后投军,唐乾符年间为石镜将董昌的部校,后渐由偏将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剿灭地方叛臣的过程中,经过两次杭越之战占有了两浙之地,维护大唐一统。天复二年(902),唐昭宗封钱H为越王。公元904年,改封吴王。907年,朱温建后梁,始封钱H为吴越王。中国历史上******个也是******一个钱氏王朝,占据两浙十三,成为江浙一带颇有实力的割据者。

钱H领浙江西道、浙江东道两道节度使,设西府杭州、东府越州为道治。定都杭州。由于吴越偏安东南一隅,吴越国始终尊奉中原为正朔,梁朝封钱H为吴越国王、诸道兵马都元帅。吴越武肃王钱H之后,还有四位国王,分别是吴越文穆王钱元吴越忠献王钱弘吴越忠逊王钱弘吴越忠懿王钱弘m合称三代五王

宋开宝八(975),宋太祖赵匡胤最后消灭了割据政权南唐,十国之中仅剩吴越国。高僧延寿乃德韶之法嗣,此时沉疴在身。吴越王钱弘m前往探病时,对宋灭南唐危及吴越走向,征询延寿的意见,延寿则尽力劝谕钱弘m"纳土归宋,舍别归总"。

钱弘m审时度势,遵循祖宗武肃王钱H的遗训,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采纳了延寿临终遗言,为保一方生民,采取"重民轻土"之善举,毅然于太平兴国三年(978)五月至汴京开封,遵从祖训,决定纳土归宋,将所部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五十五万六百八十户、十一万五千一十六卒,悉数献给宋朝,成就了一段顾全大局、中华一统的历史佳话。

由此,吴越国的生产力免遭破坏,人民也免遭生灵涂炭,从而稳定和巩固了中国和平统一的政治局面。北宋著名诗人苏轼这样评说其民(指吴越国百姓)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今不废,其有德于斯民甚厚。这是对吴越钱氏历史功绩的客观评价。吴越钱氏为中国的和平统一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千年前的古人具有如此的历史远见和宏大胸怀,实属不易。

在吴越国近百年保境安民的国策下,发展生产,拥有在籍户55万684户,接近唐朝天宝年间的在籍户。说明这里的人口比其建国之初有很大的增长,为北宋江浙地区人口的高增长,提供了较高的人口基数。

综上所述,吴地历史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并不是随着勾践灭吴而终结。在春秋至五代的1500余年间,吴地历史画面波澜壮阔的,由不同姓氏不同时期创立的吴国,在5000年的华夏文明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作者简介】薛焕炳 江苏省常州市吴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吴》

杂志主编。

上一篇:泰伯文化在南康的实践与启示

下一篇:大力弘扬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