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动态资讯
说吴考古
历史文化
吴起源
吴分布
吴发展
宗祠墓园
家规家训
吴文化
淮军文史
善举创业
人物
历史人物
现代人物
名人纪事
景点
六家畈
古居民群
吴氏宗祠
始祖陵园
粮仓文化园
安徽票证博物馆
畈塘·拾吾舍
三飨一宅
吴家花园
淮军昭忠祠
振湖塔
视频纪录
文化交流
诗词
散文
传记
纪实
博艺
寻亲问祖
谱牒大全
港澳台外
华南地区
华中地区
华东地区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吴氏纪念馆
祭文
故事
概况
纪实
新闻资讯
历史文化
人物
景点
视频纪录
文化交流
寻亲问祖
谱牒大全
吴氏纪念馆
概况
吴域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影响与传承
厦门泰伯论坛系列报道之十四
吴域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影响与传承
朱剑虹
约公元前1100年,周太王之子泰伯和仲雍奔吴,筚路蓝缕始建勾吴国。阖闾城、胥城、留城等遗址见证了吴文化的发展。公元前547年季札受封于延陵,被尊为常州的人文始祖。地域影响形成“吴头楚尾、吴越交融”的文化特征。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世族纷纷南迁。山东兰陵萧何21世萧整,为避战乱举族南迁,寓今新北区孟河镇一带,置侨郡史称南兰陵。萧整五世孙萧道成,建立萧齐王朝。为常州文化发展创造了一个齐梁文化高峰。诞生了萧统的《昭明文选》和刘勰的《文心雕龙》,开创了“三教同源”学说。常州历来崇文重教,常州府学是唐代创办的******所官学。自隋唐科举取士以来,常州历史上共出状元15名;2920名进士。“双桂坊”、“椿桂坊”、“早科坊”等地名成为当时科考盛事的见证。苏东坡终老前后北岸藤花旧馆,先后14次到常州,说:“毗陵,此我里。”王安石、杨时等许多名人都曾在常州居住。清代名士之多,影响之大,更是堪称空前绝后。龚自珍赞:“东南绝学在毗陵。”其成就学界通称“五派一国”:庄存与、刘逢禄创“常州学派”以经世致用为核心理论;恽敬、张惠言创“阳湖文派”;张惠言、周济创常州词派;恽南田创常州画派以没骨技法为标志;“孟河医派”以费伯雄、马培之、巢崇山、丁甘仁四大医家为代表;以黄仲则、洪亮吉、孙星衍、赵怀玉、杨伦、吕星垣、徐书绶“毗陵七子”为代表并称“毗陵诗国”。晚清民国时期常州文化受经世致用学术思想影响,传统文化向近现代文化转型,出现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民盟五贤(史良、李公朴、华罗庚、刘海粟、周有光)等一大批名人志士;还有近代洋务派实业家盛宣怀、民国爱国实业家刘国钧等。据人才学者缪进鸿先生对先秦以来全国400多座城市的杰出专家学者的出生地统计,常州所出的杰出人才数,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苏州、杭州和北京。
经世致用学术思想是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提出。《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想。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早期领导人、近代散文家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说:“为什么读书人都要去治国平天下呢?”一语中的。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以此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常州学派的经世致用学术思想是近代思想启蒙与改革社会制度的理论基础;从主张实业救国到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魏源、康有为、盛宣怀、瞿秋白等代表了常州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承与影响。
一、经世致用学术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与现实意义
经世致用学术思想可追溯到先秦儒学思想家孔子的“入世哲学”,他企图通过文化思想的传播来改变春秋末年社会动乱,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恢复他理想中的社会秩序与政治形式。它不像其他哲学思想那样,用极强的思辨去解释诸如世界的本原问题,今生或来世的问题或人世与神鬼的关系等,而是很实用地教人们如何做人,如何行事,教统治者如何治国。“学以致用”是儒家具有强烈的经世的传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几千年儒学文化的传承,让他们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使命感。明清之际,这种实学思潮达到顶点,士大夫中的******分子和新兴的士民代表反对空谈,主张关心时政。其中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为最杰出的代表。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直言人君“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代表了知识分子批评君权的极端。然而清政府在思想上采取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使传承于中国知识分子中一直延续的经世致用思想走到了尽头。清朝统治者面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鸦片战争前后,一批政治家、思想家和进步学者再次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实行改革。较著名的有陶澍、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林则徐不惜牺牲自我,反侵略斗争,他翻译西书,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在林则徐的编译的《四洲志》基础上编撰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治夷”的思想,这一思想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二、吴域学术思想是传承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土壤与根基
经世致用学者们“引古筹今”,研究范围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的一切方面:政治、经济、军事、国家、民族、法律、教育、地理、风俗、人情、自然科学等。“经世”的内涵是“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明嘉靖年间,抗倭名将、文学家唐顺之(1507―1560)两次被黜。罢官回乡与好友薛应旗一起研究数学、天文和兵法等经世之学。他是著名的数学家,尤其精通三角术。经世之学,不仅是世界观的学说,而且有专业知识。唐顺之和薛应旗的经世之学,对东林党人产生了巨大影响。顾宪成与薛应旗的孙子薛敷教一起受学于薛应旗。顾宪成、高攀龙之后,薛敷旗成为东林党的重要人物,活跃在常州武进城乡。由于东林党人的传播,唐顺之、薛应旗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遍及常州府所属无锡、江阴、宜兴、武进各县。
唐顺之学术思想对于庄氏家族的影响主要归因于唐、庄的姻亲关系。唐顺之娶庄齐之女为妻;他的女儿又嫁给庄齐的孙子庄以临。庄以临的儿子庄起元一支及其堂兄庄廷臣把文学训练、正统学说、经世学说运用于长期的科举考试和为官任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造就庄家长期的兴旺发达。庄起元的儿子庄应期、庄应会均继承了父亲的经世学说,庄应期研究医药,庄应会研究军事,两人均有学术专著。以后,庄氏族内的男性成员,从少年时代起就研习朱子著述。同时研习天文、算学、医学、地理、水利、典制等经世之学。这是庄氏家学。通过严格的宋学和实学教育,庄氏族人不仅能顺利通过科场考试,而且当官以后能运用掌握的经世之学指导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明清时期这个家族中举人97名(其中明代7名,清代90名);中进士35名(其中明代6名,清代29名)。庄起元一支七代有9名进士,他的4个儿子3个中进士;庄廷臣一支七代有8名进士。从1684年到1795年,武进共有34人入翰林院,其中9人出自庄家,占26%。庄氏家族在常州树立了一个辉煌的榜样。唐、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与传承形成了常州独特的学术氛围。中国近代实业家盛宣怀就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成长,办洋务,引进******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近代工矿业及相应的金融、教育、通信事业。
清末,魏源、龚自珍以今文经学为主干,借经书的所谓“微信大义”发挥社会改革的主张。由于西方文化和政治思想的渗透,康有为等又以“经世致用”发起“戊戌变法”进行社会变革。学习西方的******技术,经营模式,科学文教,“洋务运动”造就了一大批实业救国的知识分子。而观其政治理想,则已与传统儒家有了极大差别。这时的“经世致用”实质上是试图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寻找一条救国自强之路。
三、常州经世致用的代表人物与学术思想传承
唐荆川、庄存与,一个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军事家;一个是清代著名学者、经学家。其经世致用学术思想的影响,诞生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实践与洋务运动;演绎了中国近代史上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引发了一场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创立了中华民国。
庄存与是庄氏家族的杰出代表,他推崇唐顺之“研经求世用”的主张及会通经述与处世的学术实践。一代通儒李兆洛把庄存与的“经术”主张与唐顺之、薛应缌系起来,称庄存与是常州文化传统的杰出代表,是常州地方学风的体现。嘉庆二十四(1819),龚自珍和魏源在京师跟随刘逢禄学习《春秋公羊传》,“龚、魏”并称,鼓动学术思潮推动社会变革,批判专制统治。公羊学至此形成声势,显示出动摇正统学说权威地位和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常州学派从此走向全国。之后经皮锡瑞传给康有为。梁启超说:“今文学启蒙大师,则武进庄存与也。”又说:“今文学运动之中心,曰南海康有为。”康、梁凭借常州庄氏学说的理论,三次上书朝廷,进行政治改革,引发了震惊中外的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谁是庄存与?”龚自珍说:“以学术自任,开天下古今之故,百年一人而已。”赵凤昌在辛亥要件藏札中道:“近二十年来,一切进化之动机,皆发起于东南而赞成于西北。”其思想改革的源头即庄氏学说,是近代中国面临西方文明冲击奋起变革图强的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
庄存与开创的常州学派,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桑之后,由家学而变为显学、国学。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治夷”衍变出了曾国藩、左宗棠等的洋务运动,张之洞、张謇等的实业救国;从龚自珍的“改制”演变为清代的官制改革,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孙中山推翻满清王朝,建立民国。然而,外辱内战致使中华民国始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苏俄“十月革命”一声惊雷,唤醒了迷茫中的中国青年。“常州三杰”之瞿秋白、张太雷从小接受家学经世致用思想影响,为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奔赴苏俄,探求真理;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精神,摸索中国革命道路;从创建***************、创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创建武装革命军队、创建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等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同时,他们用所学外语翻译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影响了全中国革命者前赴后继,在民族危难之际建立国共统一战线,全民抗战抵御外敌;反对专制统治,建立新中国。瞿秋白更是倡导以文学为武器,用文学宣传马列,举办扫盲班,提倡全民学习文化,编制汉语拼音方案,以普及文化知识于人民大众,实现他文学革命的理想,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为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文学打下了基础。洋务运动打开国门,使近代学子们有机会学习世界科技以回报国家。中国话剧电影先驱洪深公费留学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以求走实业报国之路,然而现实粉碎了他的梦想,他毅然选择以“戏剧是唤起民众的一项有意义的事业”,“以戏剧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轮子”转学哈佛大学戏剧班,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戏剧。学成回国,改革戏剧舞台,命名话剧,引进有声电影,倡导现实主义戏剧观,以戏剧电影为教育民众的教材,使文艺作品深入到民众,为改革社会制度与社会风尚而呼吁,积极倡导戏剧运动。又以戏剧为宣传武器投身抗日爱国运动;为新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改革创新于新时代,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依然是我们贡献社会,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文化理念。
【作者简介】朱剑虹 女 常州市吴文化研究会会员。任职于常州市名人故居管理中心洪亮吉纪念馆,从事常州地方历史文化与名人文化研究近二十年,曾与人合著书籍《常州文史杂谈》《常州文史研究》;主笔宣传邮册《剧坛先驱:洪深》专集。
上一篇:
浅析至德精神与新时代吴氏女性
下一篇:
新时代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