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动态资讯
说吴考古
历史文化
吴起源
吴分布
吴发展
宗祠墓园
家规家训
吴文化
淮军文史
善举创业
人物
历史人物
现代人物
名人纪事
景点
六家畈
古居民群
吴氏宗祠
始祖陵园
粮仓文化园
安徽票证博物馆
畈塘·拾吾舍
三飨一宅
吴家花园
淮军昭忠祠
振湖塔
视频纪录
文化交流
诗词
散文
传记
纪实
博艺
寻亲问祖
谱牒大全
港澳台外
华南地区
华中地区
华东地区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吴氏纪念馆
祭文
故事
概况
纪实
新闻资讯
历史文化
人物
景点
视频纪录
文化交流
寻亲问祖
谱牒大全
吴氏纪念馆
概况
无锡运河文化带建设,如何打好“文旅牌”?
无锡运河文化带建设,如何打好“文旅牌”?
文旅融合发展论坛专家论道“诗与远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昨天,由无锡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市社科联主办的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旅融合发展论坛在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该论坛是第八届无锡文博会的重点活动之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以及无锡等地的专家、学者及高校师生150余人参加了论坛。无锡大运河该怎样更好地流向未来?专家论道,共话不负“诗与远方”的文旅融合,是时代大势所趋。
不搞大开发,共同搞好大保护
大运河无锡段形成于春秋,发展于隋唐,兴盛于明清,是文字记载江南运河最早的段落,虽然全长只有40.8公里,但她曾是无锡经济的命脉,也是厚积无锡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纽带,更是无锡人的“母亲河”,是无锡人民须臾不可离的根基情怀。因此,保护、传承和利用大运河对无锡来说极具现实意义。大运河文化研究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廷皓就大运河的属性、遗产构成、特征以及大运河遗产在当代的新使命和担当进行了深刻分析。他提出,大运河文化带也就是大运河文化遗产带,并给出了“不搞大开发,共同搞好大保护”的理念。他提倡兼顾保护与发展,建议运河沿线城市划定遗产本体保护功能区域,防止保护范围内的大拆大建,赋予运河沿线居民一定的保护责任,推行“河长制”,政府同时给予适当保障等。
为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无锡遵循文化遗存保护、文化价值弘扬、生态保护修复、沿线环境建设“四个走在前列”的定位,本着“以水为本、以文为魂、以城为根”的理念,围绕运河生态环境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等全面发力。近年来,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已陆续建成灵山禅意小镇拈花湾、无锡影都、阖闾城遗址博物馆等一批文旅精品项目,先后引进落地宜兴国际旅游度假区、无锡华侨城古运河风情小镇等超百亿文旅项目;形成了以清名桥、惠山古镇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等系列文旅产品体系,打响了江南古运河国际风情夜游节、阳山桃花节、太湖鼋头渚国际樱花节等文旅节庆品牌。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对开展运河沿岸江南文化研究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江南地区大运河的复兴具有有利条件,而“文化带建设”是非常好的抓手。他鼓励无锡要坚持高质量、有品质、重内涵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发展理念。
“目有全河”,找准定位错位发展
原天津市委宣传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晓敏对无锡包括运河在内的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赞叹不已,称“来不够,看不够”。他提议,有如此多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无锡一定要弄清其逻辑关系,才能搞好深度开发。具体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如何打好“文旅牌”,李晓敏表示,运河沿线城市一定要认准自身定位,各地错位发展,否则开发和利用会出现雷同和自我竞争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局部与全体的关系决定了某个城段该如何开发。鉴于此,他提出了“目有全河”才能做好自己的理念。在他看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下,遗产的传承、创新与创造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大运河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李晓敏看到有的地方所谓的致力于文化遗产传承其实是“伪传承”,泛商业化现象严重,目的还是为了借此赚钱。因此,他提出,文化遗产做大做强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创造,保护是事业,发展才是产业,两者混在一起什么都做不好。
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旅究竟如何融合发展?无锡也在不断探索。一是融合发祥地吴文化。依托吴文化博物馆、遗址公园等临水文化遗址场馆的保护与开发建设,努力推动吴文化与太湖、运河水生态的融合; 二是融合近代工商文化。通过对运河沿岸工业遗产和遗址进行结构调整,建设开放一批独具特色的博物馆、艺术馆、产业园;三是融合个性鲜明的多种文化。围绕水乡文化、亲水文化、名人文化、谱牒文化等,重点打造了惠山古镇等五处历史文化街区;四是融合传承非物质遗产文化。通过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在相关博物馆与纪念场馆展示技艺,让运河文化活起来。据悉,目前,市委宣传部正会同市发改委制订《无锡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传承保护利用规划》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无锡段规划方案。并推荐清名桥核心展示园、惠山古镇核心展示园成功入列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此次论坛,专家们的建言献策也将为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旅融合发展凝聚新智慧、提供新思路。
(晚报记者 张月)
上一篇:
关于湖北吴氏文化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
六家畈吴氏宗祠理事会2018年会议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