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动态资讯
说吴考古
历史文化
吴起源
吴分布
吴发展
宗祠墓园
家规家训
吴文化
淮军文史
善举创业
人物
历史人物
现代人物
名人纪事
景点
六家畈
古居民群
吴氏宗祠
始祖陵园
粮仓文化园
安徽票证博物馆
畈塘·拾吾舍
三飨一宅
吴家花园
淮军昭忠祠
振湖塔
视频纪录
文化交流
诗词
散文
传记
纪实
博艺
寻亲问祖
谱牒大全
港澳台外
华南地区
华中地区
华东地区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吴氏纪念馆
祭文
故事
概况
诗词
新闻资讯
历史文化
人物
景点
视频纪录
文化交流
寻亲问祖
谱牒大全
吴氏纪念馆
概况
吴雁程:生日感赋
生日感赋
吴雁程
把酒吟唔自庆生,
古稀能饭望咸亨。
下乡饿腹偷牛食,
执教悉心修课程。
开改初期春意闹,
变迁难料世风倾。
不公分配殊贫富,
黎庶何时享太平。
【作者故事】刘玉霖:
佳音有鹊报吾家
吴雁程,祖籍广东潮阳,1949年生于陆丰,现居广州,退休前为汕尾市实验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研究员。1966年文革开场,学生时代的吴雁程作为知青上山下乡,广阔天地练红心。1976年回程,安排他当了教师。
吴老师短信告诉我,他从小就喜欢文学,当语文教师正合心意。当年教导主任给他介绍女朋友,他就用文言文写了一封求爱信。对方父母一看信,之乎者也,郁郁乎文哉!嗔怪这个年轻人写封信还请老者代笔!等弄清原委,才赞叹这位小伙的国学才华。他当年在报刊发表论文,不认识他的人,都以为作者一定是位老教授。等同行见了面,才知道原来是个年轻教师写的!有了这个基础,文革耽误的10年,就能追回来。吴老师承担的国家九五规划的课题,获全国科研兴校模范校长称号,论文也被评为******个案,在全国成果展展出。
吴老师参加坡底韵创作,是由诗友陈世群荐引的。因为他不上网,我们只有短信联系。给我的感觉,他待人特别谦恭有礼,发我的******首诗就是《依南京刘玉霖医师<坡底诗缘>韵吟寄》,诗曰:
儒医刘老一诗家,雅玉西来烁翠华。
坡底吟哦动九域,网罗酬唱著繁花。
杏林妙手悬壶德,诗国奇才晚着霞。
万里长歌随雁翼,寄来菊蕾仰秋茶。
有坡底韵诗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当然不是因新诗友对我的礼貌赞扬而沾沾自喜,而是为坡底大家庭又添新雨而由衷高兴。
诗友相交,可以共享快乐,分解忧愁。虽然只是一首诗,给人精神上的鼓舞和安慰,不是物质所能代替的。吴老师抱孙子,写坡底韵诗发我,其快乐之情溢于诗外,也让我分享了。其《得孙呈句》云:
孙诞三辰返我家, 忽来丽日透云华。
初晴暖意盈城邑, 一路欢颜灿粤花。
庭庆毓麟堂积德, 灯焓添彩脸飞霞。
婴声悦耳舒心愿, 取出名壶笑品茶。
得孙之喜,不是一首诗所能表达得了的。后来又作坡底韵,继续发抒他当爷爷的喜悦。《腊三喜吟寄刘兄二首》之一云:
佳音有鹊报吾家, 既白东方待旭华。
素裹湘梅铺瑞雪, 喜临羊城灿时花。
儿添贵子门添彩, 叟有仲孙颊有霞。
麟趾呈祥欣福祉, 御冬心暖捧香茶。
虎年过年,在《恭贺新禧》一诗中,仍洋溢着“三代同堂”的喜乐。诗曰:
三代同堂乐老家, 张灯结彩焕新华。
叠糕甜韵沁心海, 喜鹊佳音恋苑花。
至德东君荣及第, 团圆美酒福凝霞。
一元复始祈如意, 人寿年丰好品茶。
我写坡底诗友吴雁程老师,不引他歌咏《坡底网事》、《坡底拾遗》出书的诗,也不引他《咏通胀》、《咏龙》论及时政的诗,而单说抱孙子这些家庭之诗,何也?因为他的这些诗最有人情味,是他的心声。我也写过一些,懂得这是普世感情。如我曾把《小孙降世喜赋》发给吴老师,他就发来和唱《玉霖兄添麟孙喜赋》,诗曰:
麟趾三章厚德家, 玉堂瑞霭起祯华。
承先启后绵瓜瓞, 继往开来富贵花。
欣喜兰荪呈秀日, 含饴桂嫡蔚新霞。
吾当奉和遥吟赋, 寄与兄台配喜茶。
还有什么比诗友赋诗说这个更高兴的事呢?就好比在你最痒的地方被人家瘙了一把呀!
当然,人不仅有快乐,也会有痛苦。人既然是群居的热血动物,如果说,在快乐的时候,希望有人助兴;那在痛苦的时候,更加希望有人安慰。当我“头白鸳鸯失伴飞”的时候,吴老师发来一首坡底倒叠韵诗,题为《读刘兄悼嫂诗泣寄》:
四十五年甘苦茶, 克勤克俭背披霞。
悬壶君侧贤帮手, 执帚庭前秀丽花。
坡底香魂存懿德, 拾遗玉韵吊芳华。
满笺楚楚悲吟句, 足慰亡灵顾旧家。
读到这样的诗,是起到一些化解愁苦的作用的。诗,作为文化人交流的工具,其中很重要的部分是交流感情,这是我整理吴雁程老师16首坡底韵诗得到的感悟。
吴雁程老师在香港
吴雁程校长和学生在一起
上一篇:
秋分感赋 秋分祭祖
下一篇:
吴飞龙新诗作《旅途》(组诗+笔墨)
首页
电话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