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了,尽管年味还在延续,却不得不收心投入工作了。都说长大了,年味就淡了,回味这个春节,无外乎整天吃吃喝喝,非常之疲惫,确实没有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
不过,无论大街小巷、城镇村寨的大门上、屋檐下、廊道间,到处都悬挂着或大或小、或单或串的红灯笼,还是让人记忆犹新、值得一提。
留意这些年的春节,除了各式各样的美食、多种多样的民俗,张灯结彩是******不变的主题。与中国结、金元宝、剪纸、对联、鞭炮等一样,红彤彤的灯笼成为过春节时城乡群众最喜爱的装饰品。
记忆中,灯火阑珊处,总能想到一盏盏灯笼星罗棋布,营造出万家灯火的温暖氛围,让人找到了回家的路、忆起了过年的味!
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可以说,这是中国乃至东方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节日元素,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便携照明工具。
据有关资料记载,灯笼起源于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当时人们以悬挂灯笼来驱逐对黑暗的恐惧感。渐渐地,灯笼衍生为驱魔降福、祈福喜庆的象征。再到后来,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家家户户都挂起红灯笼,以示庆贺、吉祥及团圆。
最早的灯笼写在甲骨文上,当时用“东”字来形容最原始的灯笼的样子,是用竹条与布扎成的。直到东汉发明纸后,才有了******盏纸制灯笼。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不再需要通过这种古老的工具来照明了,于是,灯笼就变成了一种象征喻义。
在封建社会,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寓意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由此便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同时,由于灯笼的字音与“添丁”相近,所以也用来祈求生子。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故而灯笼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时至今日,灯笼纯粹成为一种装饰品了,更多的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象征,寄托着对吉祥如意、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说起春节打灯笼的渊源,那可久远了。传说,姜子牙封完神后,自已却没有什么司职,只有某位神仙出游时给打替班。大年三十众神都归位了,姜子牙没有地方可去,百姓见他可怜,便在高杆头点一盏灯,让他在灯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春节点灯笼的习俗。
关于打灯笼的由来,历朝历代都有各种说法,这里再举一则清代的民间故事。
据说,雍正年间,河北省有一个老汉,此人心灵手巧,酷爱民间工艺,有一套做灯笼的手艺。每到年节,他都要做几对鲜艳夺目的灯笼挂在自家的门前,为新春佳节增添了祥和、喜庆的气氛,吸引众街坊邻居围观欣赏。
有一年,老汉做了几对灯笼到藁城集上卖,恰巧被游集散心的县太爷看见了,便把所有灯笼都买下,挂在府邸整日观赏。灯笼做工别致,富丽堂皇,县太爷视为珍品,爱不释手。
这年,恰逢向皇上进贡日期,县太爷正苦思冥想送什么物品来取悦皇上。于是,有人指点他送几对灯笼试试。县太爷虽有点舍不得,但为讨好皇上只得忍痛割爱。
果然,皇上一眼看中,龙颜大悦,重赏藁城知县,并把灯笼定为贡品,皇宫内外便到处挂上了这大红的屯头灯笼。后来,人们把“贡”字换作“宫”字,就成了“宫灯”。
众多的传奇故事为灯笼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说明了灯笼的珍贵。但实际上,故事的背后却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灯笼综合了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于一身,长期以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连。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灯笼现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看,有宫灯、纱灯、吊灯等;从造型上分,又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可见,灯笼早已成为了一项艺术瑰宝!
当然,最让人遐思、期盼的灯笼,恐怕还是在春节,尤其是元宵节的花灯会,到处都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景象,让年味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近年来,每年临近春节,红灯笼就成为最热销的产品之一,一些用量比较大的酒店、宾馆、商场往往都是提前预订,否则到时没有货源。
那些规格各异、颜色鲜艳的纸灯笼、绸布灯笼、绒灯笼、钢丝灯笼、塑料灯笼等,既有传统的、圆笼形的大宫灯,又有连成串、灯笼内装有灯泡的小灯笼,还有蚕茧形、心形等特别造型的红灯笼,尤其招人待见。
许多灯笼上还写有“福”“春”“恭喜发财”“金玉满堂”“荣华富贵”等吉祥语,或是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奇花异卉、珍禽瑞兽等,把人世间最美好的祝福一一送上。
春节一到,不管是机关单位、企业商店,还是城乡民居等,人们都会大张旗鼓地挂上鲜红的灯笼,一个个迎风招展的灯笼形成了******特色的年俗和最为靓丽的风景。
特别是在城市,还会开展以红灯笼布景的迎春灯饰展,将主要街道的天桥上、树木上、高杆灯上等都错落有致地挂满气派的大红灯笼和连串的小红灯笼,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节日气氛与亮化美化相结合,让节日更加多姿多彩、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