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来到江淮侨乡·六家畈    吴氏宗祠理事会、六家畈吴氏文史研究会 | 主办

江淮侨乡·六家畈

安徽省政府、安徽省侨联批准为"安徽******侨乡"

六家畈阅读排行
本栏推荐
  • 远人:合肥市六家畈吴氏族人的“处家良...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 ,濒临巢湖,吴姓...


视频鉴赏 更多+

人物鉴赏 更多+

功德碑 更多+
新娘进屋为何要先洗“和气脸”?
发布日期:2020-05-25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0

闲来无事,便在网上搜索有关靖州的民间民俗传统。出门在外的游子,对老家的点点滴滴总是那么上心和在意,他们喜欢掌握过去、把握未来,总希望尽可能多的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无意之中,一个《苗家姑娘洗“和气脸”的来历》的奇特习俗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苗族的子民,我曾自诩为“苗族通”,可是洗“和气脸”也还是******次听说,究竟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又有何典故,对此我一无所知。

十分好奇,我便急着去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是这么回事。其实,对洗“和气脸”我是那样的熟悉啊!

往事历历在目,记忆回到从前,我的脑海中一幕幕地闪过老家嫁女娶亲的情景......

实际上,这种新娘进屋时要先洗脸的现象,在苗族婚俗中是最常见的常识,只是我一直不知道这么习以为常的事情,竟然有如此一个好玩的称呼,背后居然有那样深厚的文化内涵罢了。

回想起来,依然印象深深。曾记得,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苗乡侗寨,在接亲嫁女中,一直有一个非常普遍而有趣的仪式

新娘来到新郎家时,还没进屋,男方的长辈就会端来一盆清水里面放一只银手镯,召集新娘和新郎家的男女老少共用这盆清水一起洗脸表示以后全家能和睦相处、幸福美满。

种奇特的礼仪,在苗族的婚礼中“和气脸”。

为什么会有这样奇怪的做法呢?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本来,苗家的婚礼在很久以前也是没有这一仪式的。青年男女之间,只要情投意合、相亲相爱了,就可结为夫妻成为一家人

长期以来,苗族人民天性勤劳、纯朴,家家户户都是男耕女织,互敬互爱,生活过得甜甜蜜蜜、其乐融融。

但是,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个名叫“娘牙”的女子,人长得乖巧漂亮,嘴巴甜,引得一群后生整天围着她对歌谈笑日久生情,慢慢地,她看上了一个勇敢、帅气的年轻猎手,他们结婚生子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娘牙自从成亲以后,人就变了,那双勤劳的手懒惰起来,那张唱歌的口骂起人来,全家被她鸡犬不宁,没法生活了。

猎手好言相劝,一再忍让可她却越劝越闹得凶。没办法,只好分家离婚、分道扬镳了。

娘牙离婚以后,仍不安分,成天串东走西,搬弄是非,还专门打听哪家的女子要出嫁,哪家的后生要娶亲的事。

嫁女迎娶时,娘牙就前去凑热闹,这让三团两寨的人都非常烦她,却又无可奈何。

娘牙打听到哪家女子要出嫁,就甜言蜜语的,装作亲热的样子去接近,甚至把脸贴到了别人的脸上!

说来也怪只要被她贴过脸的女子,出嫁后,就变得好吃懒做,爱吵爱闹。

一时间,整个苗乡侗寨闹翻了天,家家夫妻吵架,姑嫂相争,婆媳记仇这样一来,们心神不定吵吵闹闹,田荒了无心耕,地荒了不想种。

好事不出门,丑事传千里。

这事越传越悬,越传越远,苗家的老祖先阿婆也知道了。她里非常着急和担忧:我们苗家子孙向来和和气气、客客气气,没想到被一个娘牙闹成这个样子。长期下去,岂不糟糕?

于是,她就对身边一个叫“和气”的后生: “你寨去一趟,那里的子孙们被娘牙挑拨离间,互相拆台你去好好调解一下

和气觉得奇怪,便: “他们怎么会突然不和? ”

老祖宗告诉和气:“你不知道,有个叫娘牙的妖精,脸皮上有一种看不见的‘麻麻惹’,这东西要粘到了女子的脸上,这女子出嫁后,就会对丈夫不尊,对公婆不孝,变成又恶又懒的泼妇。

“啊! 那用什么法子才能治? ”和气吃惊不小!

老祖先从手上脱下一只银手镯,递给和气:“你把这只银手镯放在一盆清水里,只要过门的新娘同夫家的人在盆里一起洗脸,‘麻麻惹’就洗脱了,全家就能和和睦睦地过日子。

“洗过脸就能和和气气一辈子这叫——”和气迫不及待地追问。

老祖先笑着说: “这叫洗‘和气脸’! ”

和气便火急火燎赶到。人们听说来人是老祖先派来的,心里都很高兴,纷纷向他诉苦: “家家娶了媳妇就吵闹起来,不知什么缘由。”

和气就把阿婆的话讲给大家,并把银手镯放在一盆清水里,挨家挨户地让大家洗脸。

凡是洗过脸的人,心里好像突然就清醒了、亮堂了,以往吵闹的劲头软下来了,夫妻、妯娌和睦了,做活也有干劲了,粮食自然丰收了

逢年过节,大家又聚集在一起,跳舞唱歌、喝酒热热闹闹、开开心心,久违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又回来了!

这时,大家才明白以前的吵闹都是娘牙搞的鬼名堂,就愤怒地把她赶出了苗乡侗寨,再也不许她踏进寨门一步。

那以后,为防止娘牙再来暗中捣鬼,使新娘到郎家后能全家和睦相处,所以苗乡侗寨就兴起了新娘过门要洗“和气脸”的规矩,便一直流传下来相沿成俗延续至今。

靖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风情浓郁,有着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的民族风俗习惯。这种洗“和气脸”的习俗,只是光辉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之一,它是老祖宗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

时至今日,对追求家庭和美、幸福美满的人们来说,洗“和气脸”仍不失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遵循和借鉴的好传统、好办法,它就是夫妻之间增进感情、琴瑟和鸣的良方妙药!

清楚了洗“和气脸”的来龙去脉,我不禁在想,到苗乡侗寨去做客,难怪我爱人总喜欢与我共一盆水洗脸,莫非她早就知道了其中的秘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