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来到江淮侨乡·六家畈    吴氏宗祠理事会、六家畈吴氏文史研究会 | 主办

江淮侨乡·六家畈

安徽省政府、安徽省侨联批准为"安徽******侨乡"

六家畈阅读排行
本栏推荐
  • 远人:合肥市六家畈吴氏族人的“处家良...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六家畈 ,濒临巢湖,吴姓...


视频鉴赏 更多+

人物鉴赏 更多+

功德碑 更多+
陪嫁箱,装满了娘家人的爱
发布日期:2020-05-25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0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喜事之一。而作为女子,在出嫁之时,娘家会为自己置办嫁妆,这既是一种传统习俗,更体现了娘家对自己的关爱!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娘家为新娘准备的陪嫁至夫家的结婚用品及财产财物,大到房子车子、家具,小到衣被及其生活用品。 因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故而所准备的嫁妆也不尽相同。

据史料记载,置办嫁妆的风俗始于春秋时期。当时,鲁国大夫辕颇担任相当于今国家土地资源部部长的司徒一职,对封邑内的土地征收赋税,用来作为鲁哀公女儿的嫁资。

那个时候,不只诸侯嫁女有嫁妆,民间也已普及。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国风》中便提到了卫国女子出嫁时的情形:“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意思是用你的车来接走我的嫁妆。

在古代,嫁妆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一名女子日后在婆家的地位如何。所以,古代再穷的人家在嫁女时,也会准备一份体面的嫁妆,让女儿在婆家能抬起头来。

为了不让女儿受委屈,在宋代,自打女儿一生下来就要积攒嫁妆钱,像今天给孩子准备将来上大学的资金一样。到了明清时期,“厚嫁”之风盛行,嫁妆的档次也愈来愈高。那时的京城,比较富裕的人家给女儿置办嫁妆,一般是二十四抬、三十六抬、四十八抬,而富豪家则多至百余抬。普通人家多在十六抬、二十抬,至于穷人家虽然没有“抬”的气派,也会雇人肩扛过去。

古时的婚嫁,真可谓高头大马、鸣锣开道,八抬大轿、十里红妆……热闹至极,风光无限!

在众多的陪嫁物件中,被子、箱子等是必备的嫁妆。关于被子,笔者已于不久前曾撰文作了详细介绍,网友看后恍然大悟,感叹:原来如此,大长见识!

其实,箱子作为嫁妆同样内涵深刻,底蕴深厚,真爱深藏。

中国古代有一个传统,在女儿结婚的当天,母亲会准备两个大红颜色的木箱,里面摆放谷米钱物等,寓意五谷丰登,家庭富裕。这不但是母亲对女儿未来生活的祝福,更是满满的母爱。

这就是“陪嫁箱”,也叫“龙凤箱”!

龙与凤,蕴含着古老的神话传说,自黄帝起,始终如一地陪伴着中华儿女数千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也是中华人民心目中无可挑剔的吉祥物。陪嫁使用龙凤纹样的陪嫁箱,正是取此含义,祝福新人的婚姻永远和谐,美满幸福!

千百年来,嫁妆或许有多有少,有厚有薄,有贵有贱,但是至少为女儿置办一对龙凤箱是必不可少的礼物。

时至今日,在很多地方,嫁女“不管穷的富的,一定要有一对陪嫁箱子”,一直是从未改变的习俗。现在生活好了,交通方便了,但无论家具电器等嫁妆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无论派出浩浩荡荡的车队迎亲多么隆重热闹,普普通通的两个箱子却依旧是最重要的嫁妆之一。

因为陪嫁箱不仅代表了结婚时婆家的面子和背景,更是婚后媳妇私有财产的堡垒和底气。从此,它将伴随着女子走过漫漫一生,甚至成为一辈子的传家宝。

世俗常以嫁妆多寡论新娘身份高低,并不起眼的陪嫁箱之所以成为嫁妆中的重头戏,那是大有来头和极有讲究的。

中国人最注重礼仪,有好事成双之说。结婚是人生中的大喜事,所以必须将所有物品都准备成双数,代表着成双成对之意。

通常情况下,要准备两个陪嫁箱,如果东西很多的话,也可以准备四个或更多,只要保持双数就可以了。

在颜色选择上,最常见的陪嫁箱子都是鲜红的,既喜庆,又吉祥,代表着鸿运当头,寓意今后的日子红红火火。

以前的陪嫁箱,都是红檀木精制而成,选择一个好日子请能工巧匠精雕细刻。现在的陪嫁箱基本上是三类:皮箱、木箱、行李箱。

皮箱无论是外观还是质地都十分上档次,很多富足的家庭喜欢用,尤其是婚礼当天显得极有面子。但是,皮箱不容易打理,需要定期保养,现在年轻人在婚礼过后就将皮箱闲置了。

木箱是最传统的陪嫁箱。不过,木箱通常笨重、体积大,不好运送,虽然传统,但缺乏实用性。加上现在年轻人的装修风格多是欧式、现代的,突然摆出来一个大木箱,显得不伦不类、不协调,所用之人也不是很多。

相对而言,买个大红色的行李箱既方便又实用,这也是当今陪嫁箱的主流。除了婚礼当天,行李箱还可以拖着出去度蜜月和平时出差旅游,不会放在家里当摆设。于是,现在一些设计仿古的行李箱作为陪嫁箱很受欢迎。

当然,陪嫁箱绝不只是一个空空如也的箱子,里面还有不少实惠而有趣的“内容”。

为了图吉利,在陪嫁箱准备程序中,还有一个压箱的步骤,主要会放入以下东西:

压箱钱物。女方家会在箱子的四个角或者正******压点钱财给女儿,这个钱是给女儿应急备用的防身钱,万一婚后用钱紧缺的时候,就能拿出来应急。毕竟男方家大部分的钱都拿来办婚礼了,总不能再回娘家要吧?所以女方家会提前准备好一些钱财,让女儿带去新家。这些钱,以前是银元,现在多为人民币。一般来说,放上的都是一些吉利数字,例如666、888或者9999,双数******。

 金银珠宝。女子出嫁,金银首饰和玉石珠宝等贵重物品作为陪嫁品是中国从古至今的习俗。郎家给的四金,以及娘家送给女儿比较值钱的首饰、珠宝等都是在结婚那天带去新房的。这些值钱的东西全部摆放在陪嫁箱里。在我们苗族,母亲还会把自己出嫁那时从娘家带来的嫁妆,比如银制的头饰、项圈、手镯等作为传家宝传给女儿,装得满满的。 

喜蛋糖果。新人结婚,******的祝愿莫过于多子多孙。所以陪嫁箱中还会放上一些象征着多子多福的东西。比如放7个红鸡蛋,称为“喜蛋”,(苗族有“五男二女七子团圆”的祝福),这是民间的祥瑞之物,有赐福送子喜庆安乐之意。同时,红枣、桂圆、花生、葵花籽、水果糖等也塞得满满的,象征早生贵子、富贵团圆、发子发孙、甜甜蜜蜜,这些都有着非常美好的意义。

日常用品。往箱子里面放嫁妆谓之填箱,箱中除了值钱的首饰、衣料,还有日常用品,比如毛巾、牙刷、牙膏、沐浴露、洗发水等。摆放这些东西一方面是告之女儿出嫁了,带着自己的日常用品将要搬去男方家住,从此开启新的生活;另外一点就是现在很多人婚礼当天晚上住在酒店,很多的日常用品酒店不提供或者新人用不惯,就直接装入陪嫁箱里带去使用。

其他物品。除了以上这些东西,陪嫁箱里还有几样不可或缺的物品,一样有与众不同的独特涵义,分别是:一小扎火柴,一小包食盐,一小瓶油、醋、酱,以示新娘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勤俭能干、治家有方,让男方家珍惜新娘。同时,也是为了炫耀娘家陪嫁齐全、对女儿重视,吃、穿、用样样不愁。

陪嫁箱,看似极其普遍和普通,其实每一个都装满了娘家人深深的真爱和祝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