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来到江淮侨乡·六家畈    吴氏宗祠理事会、六家畈吴氏文史研究会 | 主办

江淮侨乡·六家畈

安徽省政府、安徽省侨联批准为"安徽******侨乡"

六家畈阅读排行
本栏推荐

视频鉴赏 更多+

人物鉴赏 更多+

功德碑 更多+
哈尔滨阿勒楚喀吴氏
发布日期:2020-05-23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0

阿勒楚喀|正S旗鞘霞易迨老

第1-5世

哈尔滨阿勒楚喀吴氏 

有关资料:

阿城历史沿革----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时期(阿勒楚喀城简介(1729--1909))(黑龙江省)

清代之阿勒楚喀城即今之阿城镇,始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网勒楚喀系满语"嘎拉哈"的"支儿",引伸为"耳",因阿什河水弯弯曲曲,状似人耳,故河名以网勒楚喀称之,城名又以河名命之。阿勒楚喀筑城之初,有南北二门,周围745丈,城高7尺,用木板建城,城壕深8尺,广1丈。乾隆四十年(1775年)因阿勒楚喀木城倾圮,照旧式重修。乾隆四十二年,在西岗子修建伊斯兰教清真寺。乾隆四十八年改为土城。同治元年(1862年)在城东南角建成文庙。同治五年,马国良(诨号马傻子)率农民起义军攻进阿勒楚喀城,开仓、放狱,衙署、满官学、课税局等处皆毁于火。同治七年,副都统海瑛加广旧城。将旧城南、西、北三面向外展拓,街市原在衙署城外,此次展修,始将街市圈入城内。建土垣,高1丈,周18里、辟四门,东日保安,西日镇静,南日承化,北日平易。因阿勒楚喀城为多方要路集聚之地,同年又辟便门六(东二、西三、南一),计十门。至同治十年,阿勒楚喀城修复完工。同治十二年六月六日大火,城内房屋幸免于火者仅十分之二。光绪元年(1875年),被前年大火烧毁之副都统衙署、八旗官房及各城门建筑,均按旧式重修完毕.光绪十二年,因阿勒楚喀城风雨摧残,坍塌颓圮,则由本城大小商铺集资重修。光绪二十年,又将城垣维修,同年法国传教士还在北门里建天主堂一处。光绪二十五年,英国传教士在西岗子设福音堂一处。光绪二十六年七月,阿勒楚喀城为入侵俄军所占(俗称"跑毛子"),城池重遭严重破坏。光绪二十八年副都统达桂主持重修,闭东西便门各一,共留八门。南北大街长4.5里(即今之延川大街),东西大街长2里(即今之解放大街),城高8尺,壕深6尺,城与壕相连。在城内十字街北和老西门外各修地桥一座,深六七尺,四街分筑水沟,皆流入网勒楚喀河。保安门外有石桥1座,桥南有暖泉三四眼,冬不结冰。承化门外有石桥1座,迤东里许,又有石桥1座。平易门外亦有1座大桥,这些桥下均有小溪流入阿勒楚喀河。在阿勒楚喀城内,先后修有牌楼3座,皆阿勒楚喀、拉林、双城堡3城官绅所立。
副都统衙署在网勒楚喀城东部,设有大堂、二堂、串堂、印库、银库、左右两司以及印务处、银库办事房、更房等共40余间。副都统住房在衙署东,隔道,共计官房35间。满义学在衙署西,税课司与汲涌房均在十字街西。监狱在衙署右边,前有照壁1座。公仓与义仓在城北门里,计有仓廒40余间。城外东南有演武厅3间,前有抱厦1间,右边设有马趟,以备副都统春秋二季阅看八旗官兵等教演骑射。八旗官房在南门外东部,顺城墙按次向东排设,城内还有查街办事房3间。
宣统元年(1909年)阿城设县,网勒楚喀城为县衙驻地,县名乃阿勒楚喀城名之简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