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来到江淮侨乡·六家畈    吴氏宗祠理事会、六家畈吴氏文史研究会 | 主办

江淮侨乡·六家畈

安徽省政府、安徽省侨联批准为"安徽******侨乡"

六家畈阅读排行
本栏推荐
  • 远人:合肥市六家畈吴氏五举人

    合肥市六家畈吴氏家族明清两代出了两位进士:吴镒与其...


视频鉴赏 更多+

人物鉴赏 更多+

功德碑 更多+
远人:合肥六家畈晚清吴姓人员中的十四位将军
发布日期:2020-06-04  作者:未知    浏览次数:0

六家畈位于合肥市肥东县南部,1853年开始,六家畈吴姓人员在吴毓芬等人带领下,从镇压太平军、捻军的团练、淮军,到抵御外敌入侵的国防军,涌现出了淮军“华”字营三任统领和十一位将军,笼统称为十四位将军。其中,“华”字营第三任统领吴育仁也被清政府授予 “建威将军”名号。

 

一、淮军“华”字营三任统领吴毓芬、吴毓兰、吴育仁

 

淮军华字“营”由六家畈人吴毓芬在1862年创立,因其号伯华”中,起名“华”字营,三任统领分别是吴毓芬、吴毓兰和吴育仁。这三位统领在《清朝昭忠祠里的六家畈吴姓人员》文中已有介绍,在此简介。

 

1、首任统领吴毓芬。吴毓芬(1821—1891),字公奇,号伯华,县廪生,1853年组织团练,协助李文安(李鸿章父亲)、李鸿章等人镇压太平军、捻军。1862年,李鸿章组建淮军时加入淮军,先“总司营务”,1862年底组建“华”字营,自任统领,1867年托病请假回乡,再未复出。

 

(六家畈吴氏宗祠里的吴毓芬画像)

 

2、第二任统领吴毓兰。吴毓兰(1836—1882),号香畹,太学生,是吴毓芬的四弟,1961年起带领团练参加镇压太平军、捻军。李鸿章1862年组建淮军时,吴毓兰先在张树声、张树珊“树”字营帮办,“华”字营组建后,任“华”字营副统领, 1867年接任“华”字营统领。

 

3、第三任统领、建威将军吴育仁。吴育仁(1839—1898),原名吴隆仁,字从起,号乐山, 1862年随吴毓芬加入淮军,1868年接任淮军“华”字营统领,约在1884年接管“仁”字营,将两营合并为“仁”字营,曾任直隶通永镇总兵、直隶正定镇总兵等职。1894年派兵乘英国轮船“高升”号到朝鲜支援,途中被日本军舰拦截, 871名官兵壮烈殉国。吴育仁被授建威将军。建威将军,正一品。

 

    二、振威将军吴谦贞和武显将军吴球贞

 

1、振威将军吴谦贞。吴谦贞(1836—1899),字受之,号地山, 1862年随吴毓芬加入淮军,任华字营炮队队长,后为亲兵哨哨官、华字营前营副营官、三营管带、直隶通永镇防军各营翼长帮办、通永镇淮军“仁”字营营务处管带等职,1884年任通永镇副将协镇、加总兵衔,1889年任通永镇总兵。1880年授振威将军。振威将军,从一品。

 

2、武显将军吴球贞。吴球贞,字祥麟,号瑞甫,“赏戴花翎,赏给‘猛勇巴图鲁’名号,升用总兵。尽先留直补用副将,军功历保行营千总,尽先补用都司,以游击两江补用参将衔、尽先补用参将加副将衔,尽先补用副将加总兵衔,升用总兵。前借署直隶山永协中军都司,宣化城守营都司”, 授武显将军。武显将军,正二品。

 

 

(来自互联网络)


 

三、武功将军吴桐仁、吴合贞等九人

 

晚清时期,六家畈吴氏人员中,吴桐仁、吴合贞、吴辅仁、吴兴仁、吴锐仁、吴建寿、吴有发、吴合义、吴本谦等九人授武功将军。武功将军,从二品。其中的吴桐仁,后来在民国时期被授予中将军衔。

 

1、吴桐仁。吴桐仁(1858—1929),字静山,吴育仁堂弟。1865年年加入淮军任炮勇,1885年入北洋陆军武备学堂学习,与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同学,毕业后先后任通永镇任练军左营管带、通永镇淮军右路三营管带、通永镇标玉田营都司、统带京奉铁路巡警营、山东左路巡防水路各营统领、浙江省军械总稽查、浙江衢防水陆各营统领加游击衔、任浙江中路巡防各营统领兼全省沿海各口总炮台官等职,升游击加参将衔。1905年任浙江省前路嘉防水陆各营协统,力保副将,授武功将军。1909年任苏州镇总兵,1920年授为陆军中将衔陇东镇守使。1929年调任北京将军府,授质威将军。

 

2、吴合贞。吴合贞,字士祥,号联升,武显将军吴球贞的兄长, “赏戴花翎,两江补用参将加副将衔”,授武功将军。

 

3、吴辅仁。吴辅仁,号友生, “赏戴花翎,赏给‘赞勇巴图鲁’名号,军功历保两江尽先补用副将督标先锋官”,授武功将军。

 

4、武功将军吴兴仁。吴兴仁,又名吴仁泰,字广升,号心斋,“赏戴蓝翎,军功历保副将衔两江补用参将,加三品衔,前任江苏城守中军守备,署理苏州府昆、新两邑守备”,授武功将军。

 

5、吴锐仁。吴锐仁,字春发, “赏戴花翎,军功保举尽先副将”,授武功将军。

 

6、吴建寿。吴建寿,字润泉,号康耆,“赏戴花翎,两江尽先推补游击加副将衔督标先锋官,前任亳州都司”,授武功将军。

 

7、吴有发,吴有发,原名吴赓务,字庆余,“赏戴花翎,军功保举副将衔”,授武功将军。

 

8、吴合义。吴合义,字云山,“赏戴花翎,军功尽先即补游击”,授武功将军。

 

9、吴本谦。吴本谦,原名吴让,字让廉,号养之,又号吉孚,“赏戴蓝翎,赏换花翎,两江尽先补用游击,直隶补用副将,署理天津卢台守备”,授武功将军。

 

(吴育仁照片,来自互联网络)

 

这十四人,都是六家畈一世祖吴七三的后裔,其中,吴毓芬、吴毓兰、吴谦贞、吴合贞、吴球贞等五人辈份最高,是第十七世,吴育仁、吴辅仁、吴兴仁、吴锐仁等四人是第十八世,吴建寿、吴有发、吴合义等三人是第十九世,吴本谦是第二十世。

 

有五人获得“巴图鲁(勇士)”名号,他们是吴毓芬(御勇巴图鲁)、吴谦贞(壮勇巴图鲁)、吴球贞(猛勇巴图鲁)、吴育仁(施勇巴图鲁)和吴辅仁(赞勇巴图鲁)。

 

吴毓芬、吴毓兰、吴育仁、吴谦贞、吴球贞等人在六家畈的故居保存完好,经修缮后,已对外开放,成为人们了解淮军历史和晚清建筑风格的重要载体。

 

        (2020年3月)

 

主要参考文献:

1、六家畈《吴氏族谱》,1914年版(民国三年)

2、六家畈《吴氏族谱(一)﹒祖谱卷》,吴德章主编,六家畈吴氏族谱编辑委员会2004年3月印刷

 

(作者:远人,安徽肥东人,现在合肥市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