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来到江淮侨乡·六家畈    吴氏宗祠理事会、六家畈吴氏文史研究会 | 主办

江淮侨乡·六家畈

安徽省政府、安徽省侨联批准为"安徽******侨乡"

六家畈阅读排行
本栏推荐
  • 远人|合肥茶壶山:曾用名“岩山”

    茶壶山不远的巢湖湖面,薛晓梅摄茶壶山,位于烟波浩渺...

  • 山东寿光分支上报六家畈祖地

    迁居青州密旨 丙午敕江阴侯吴良,朕昔初定江东,命卿...

  • 贵州凤冈县罗家坪吴氏


视频鉴赏 更多+

人物鉴赏 更多+

功德碑 更多+
一本宗谱揭秘马山吴氏来龙去脉
发布日期:2020-05-25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0

    马山是吴越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方,这里的吴姓居民不少,11月23日在马山露面的一套《夫椒吴氏宗谱》道出了马山吴氏的来龙去脉,其中蕴含着诸多鲜为人知的趣闻。

    发现这部宗谱的陈先生说,在马山度假区园林绿化管理处的吴建福,珍藏着一套《夫椒吴氏宗谱》。陈先生说,当年编写印刷的时候,马山吴氏家家都有一套,如今其他人家的已不在了。老吴年近六旬,这一套是他的父亲吴普荣(谱上为学良)精心保管遗留给他的。

    经翻阅该宗谱发现,马山吴氏的始迁祖是吴坦,生于南宋庆元5年,卒于咸淳9年。他曾经在杭州当过官,是泰伯的第74世孙。元军大举南下时,他来到苏州太湖农村,后又辗转来到马山,在现今群丰的柴泉隐居。当时马山没有吴姓人氏,他的后代逐渐繁衍分居到嶂青、西村和牛塘(和平)。1946年,马山吴氏以吴坦为******世(以前的简略介绍)编写完成了这套宗谱,一直编到第32世(即吴建福这一代)。吴建福就是柴泉人,他说父亲退休以后,追祖归宗、探寻人文历史的念头愈趋强烈,便抽出大量时间把出生在柴泉的吴姓人员全部登记排辈,续写柴泉吴氏宗谱。吴建福展示了他父亲用小楷笔工工整整地在老谱后面按老格式编写的文本,从中可见其父亲非一般人的毅力,让人感动。老吴说,可惜由于精力有限,父亲在有生之年未能把在马山其他村的支脉一一编写进去。

    据地方史专家介绍,这些发迹于阖闾城故地的吴氏宗谱对研究地方文化有着一定的价值,而研究和编撰散落各地的马山吴氏之间如何归宗则是一项大工程了,更需要经费和热心人。

相关推荐